央广网北京12月10日消息(记者刘一荻)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日前,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节水论坛在京举行,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出席并发表讲话。他强调,下一步水利部将从河湖分水、明确节水标准、调整水价等7方面工作入手,贯彻实施“节水优先”的治水思路。

  人多水少、分布不均 节约用水势在必行

  今年上半年,《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已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印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节水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是我国长期面临的基本水情。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等多重因素下,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相互交织、更加凸显。但鄂竟平强调,其中的要害是水资源短缺,“如果没有了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都无从谈起。因此,解决水的问题必须首先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从我国当前实际看,通过节水就可以有效遏制不合理的需求增长,从总量上减少水资源消耗。同时,节水还能有效提升用水效率,遏制水资源开发强度,有效减少废污水排放,减轻对水生态、水环境的损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面临的复杂水问题,保障水安全。所以“节水优先”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的根本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而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节水潜力巨大。农业方面,高效节水灌溉率仅约25%,标准不高,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4,与世界先进水平0.7-0.8相比有较大差距。工业方面,火电、钢铁、纺织、化工等高耗水行业规模大,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城镇方面,城镇管网漏损率为15%左右,明显高于发达国家8%-10%的水平,城乡节水器具普及率依然较低。所以有必要通过节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怎么节水?怎样优先?

  “节水优先”究竟应当如何理解?鄂竟平认为,要从“怎么样才叫节水”以及“怎么做才叫优先”两方面进行思考。

  “怎么样才叫节水”?鄂竟平提出,只有先确定节水标准,才能说清楚什么叫节水,即建立节水标准定额体系,并且这个标准定额体系要覆盖各行业、各领域,如对不同农业作物的亩均用水量、不同工业的单位产品用水量、不同建筑业的单位面积用水量、不同服务业的单位用水量,都要提出相应的节水定额。按照节水优先的原则,定额可以分为先进值和通用值等不同的等级,用水量低于先进值的可以称之为节水,用水量超过通用值的可以认为是效率低下、用水浪费。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用水产品提出水效指标,对机关、学校、社区等提出节水载体评价标准。

  而怎么做才叫优先?鄂竟平表示,贯彻落实“节水优先”,就是要把节水摆在最前面,作为解决我国水问题的首要选项,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条件,如此,才叫优先。要做到节水优先,必须实行完备的节水评价制度。

  未来节水 这七点是关键

  第一,靠河湖分水,从总体上促进节水:逐步推进江河湖泊水量分配,明确江河湖泊水量分配指标、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生态流量管控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地下水监管指标,靠控制用水总量来促进节水。

  第二,靠明确节水标准,推进节水落地:建立覆盖节水目标控制、规划设计、评价优先、计量计算的完整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农作物、工业产品、生活服务业的先进用水定额,力争2至3年时间全面建立起节水标准定额体系,把标准定额体系作为约束用水户用水行为的依据,使节水真正落地。

  第三,靠实施节水评价,限制用水浪费:对与取用水相关的水利规划、需开展水资源论证的相关规划、与取用水相关的水利工程项目、办理取水许可的建设项目等4类规划和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从严叫停节水不达标的项目,从源头把好节水关。

  第四,靠强化监管,保证节水落实:完善国家、省、市三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建设全天候的用水监测体系并逐步实现在线监测,对水资源供、用、耗、排等各环节工作进行全面监管,将用水户违规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防止和纠正浪费水行为。

  第五,靠调整水价,倒逼节水: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水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水成本的水价形成机制,按照不同行业特点建立多层次供水价格体系,适当拉大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用水的差价,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水权水市场、合同节水管理、节水认证、水效标识、水效领跑等机制创新,靠价格杠杆实现节水。

  第六,靠研发先进节水技术,提高节水水平: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围绕用水精确计量、水资源高效利用、节水灌溉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节水产品技术、工艺装备研究,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遴选一批管用实用的节水技术和设备,全面提高节水水平。

  第七,靠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唤起全民节水意识:逐步将节水纳入国家宣传、国民素质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活动,创建节水科普场馆,发挥好媒体作用,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节水活动,积极培育社会水道德观念和水文明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