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9日消息(记者张佳琪)清晨5点的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王静杰便开始了一天的辛劳,她早已习惯了一天始于这样静谧的夜色。凭借着自己多年练就的“火眼金睛”,王静杰一路检查着丰台宛平城大街小巷每一个可能的卫生死角。

  东到大瓦窑桥,西到卢沟新桥,南到丰台大兴界碑,北到梅市口路,30万平方米的范围就是王静杰和她的班组日复一日的清扫范围。

北京市丰台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宛平环卫所宛平班班长王静杰(央广网记者 荆宇琦 摄)

  “从2005年开始,我已经在环卫‘战线’上15年啦,感情很深了。”作为丰台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宛平环卫所宛平班的班长,王静杰和她的班组在这座不能再熟悉的“小城”坚守的15年里,她始终走在工作的第一线。不论冬天的大雪、夏日的炎热,还是旺季的客流高峰、众多的重大保障任务,在王静杰看来都是“家常便饭”,而她心中的“执念”只有这30万平米小城的一片整洁。

  “环卫工作没那么简单”

  “环卫工作并不像大家认为的那样,每天只是捡垃圾。从绘制环卫作业流程图,到制订工作时间表,从集中突击整治,到精细化日常作业……实际上没那么简单。”在王静杰看来,环卫工作是一份毕生的事业。

  王静杰所在的宛平班,重点负责保护丰台区宛平城、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及周边的环境卫生。王静杰常开玩笑说,“全北京的学生我差不多都见过,因为每天都会有各区县的学生们到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作为红色旅游景区,这里每天都会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如果再逢重大节日,这里还会举办大型活动。“宛平还是进出北京西南方向的咽喉要道,周边地区大大小小的商户、市场、平房拆迁区、居民小区无数。”王静杰总结说,“活动多、保障多、游人多、遗撒多、突发应急任务多,这就是我们所负责区域的‘五多’。”

  “记得那是201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班组的清扫任务持续了四个多月,也是我最难忘的一次保障任务。”大街小巷游人络绎不绝,又正赶上酷热的6月中旬,当时王静杰的宛平班执行了“双班制”,早班凌晨4点到中午12点,晚班12点到晚上10点。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王静杰包下了早晚两个班,从凌晨4点到夜里10点全天不松懈。

  那段日子里,王静杰每天都在炎炎烈日下清扫街道、清理树挂、整理垃圾桶、捡拾垃圾,同时巡逻整个宛平城,管理在岗的每一名环卫工人。工作服一次次被汗水浸湿,又被烈日蒸干。“每天我都会给职工们熬绿豆汤、送冰水、发防暑降温的药,我的宛平班那四个月没有一名工人中暑,我特欣慰。”

王静杰为路人指路(央广网记者 荆宇琦 摄)

  “坐在屋子里等雪落下来”

  对于环卫工人来说,坏天气就是最大的敌人。“记得2013年冬,快下班的时候我收到了降雪通知,便赶紧叫上了离家最近的三名男同事来单位待命,我们一起坐在冰冷的房间里一整晚等着雪落下来。”王静杰明白,只要是大雪,就意味着彻夜的“战斗”。“终于到了夜里11点,雪花飘起来了,我们每人一台扫雪机,围着宛平城周边主要道路开动起来。当时风雪交加,刚扫完的雪很快又积了起来,寒风裹着雪打在脸上生疼,连眼睛都睁不开,当时的艰难到现在我都印象深刻。好几个小时一刻不停,终于在第二天清晨雪停之后把路扫了出来。”

  “扫雪的时候甭管多晚,都得尽量把浮雪扫完,不然第二天会冻黑冰,非常难清理。”结冰也是冬日里最给环卫工们“添堵”的事。“路面上那些跑水的地方经常会结冰,如果冰太厚,就只能拿铲子去剁,一大块冰一个小时也干不完。”

  一夜的清扫连几名男同事也几乎体力透支。“男同事能干的,我也都能干,我还年轻嘛,体力好!”40岁的王静杰在长期的环卫工作中,练就了健壮的体魄。“其实环卫这个职业,让我能够感受到很多温暖,即使每天收工后累得真的不想说话,但是看到行人走在我们清扫出来的干净整洁的道路上,心里也是甜的。”

王静杰所在的宛平班,重点负责红色旅游景区及周边的环境卫生工作(央广网记者 荆宇琦 摄)

  “给职工家人般的温暖”

  在王静杰看来,宛平城的整洁,更离不开她的宛平班。身为一名班长,王静杰总能和三十三名工友们打成一片,让大家凝心聚力。“我平时的工作和工友们一样,穿着工作服,戴着标志卡,拿着工具上路段,发现问题及时反映给大家。”

  从2013年任职以来,王静杰已经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好班长。“班里实行24小时手机畅通的规矩,不管我凌晨还是半夜安排紧急任务,也不管职工们家住的远还是近,只要我布置任务,大家都充满了理解和尊重。”

  在环卫工人郑新英心里,王静杰就是自己的“好班长”。“夏天给工人们送冰镇矿泉水,节假日熬腊八粥,端午节包粽子,过年包饺子,职工们总有机会聚到一起吃饭聊天,别提多乐呵了。”

  “她也是我的师傅,手把手地教会我做环卫。”对于环卫工人聂翠侠来说,王静杰是个严格的班长。“我刚来的时候就知道‘傻干活’,忙的时候很多地方都顾不上,王姐就耐心地教我,告诉我怎么合理利用时间,哪些细节需要注意,如何留意清扫车,怎么能巡逻得更快……”

  “其实我最希望的,就是能给职工们家人般的温暖。只有我把他们当家人一样,他们才能把单位当成家。”王静杰待人总是将心比心。有时候,王静杰会提前预备面和肉馅,组织大家包饺子,然后再冻起来,“加班的时候我就给大家煮,就不用他们出去花钱吃饭了。”艾窝窝、牛扎糖、驴打滚、饼干,都是王静杰的拿手点心,也成了联系她和职工们的暖心纽带。

工作中的王静杰(央广网记者 荆宇琦 摄)

  “培养了一名环卫小接班人”

  “我儿子6岁上一年级的时候,正好我升班长,从那以后工作便特别忙,几乎没有时间顾他。”王静杰对职工们关心有加,而谈到对儿子的照顾,却总心生愧疚。“连续几年的家长会我都没参加过,也没去接送过他,儿子还会开玩笑跟我说,‘我同学问我是不是没有妈,我说有,我妈就是忙。’”

  就算工作再忙,王静杰的家人也都很支持。“虽然照顾得很少,但是现在儿子反而变得更加聪明、独立、会照顾人,对我的忙碌和辛苦特别理解,我也挺欣慰。”

  环卫这份事业,也已经潜移默化融入到了家人的日常生活中。“每次回家我都会和儿子讲讲白天的趣事,后来我们班职工多半人的名字他都能叫上来。有时候我们俩坐公交车,他就会坐到靠窗边看外面,然后告诉我‘这里又有遗撒了,那里又需要清理了’,成了一个环卫小接班人。”

  “工作之余的加班,就更多了。有时正在家休息,职工电话就打进来了,不论什么时候我也都要赶紧处理。”以前,王静杰的丈夫也会有一些微词,但渐渐地叮嘱胜过了抱怨。“家人对我的支持,也就是我工作的动力。”

  “作为一名班长,首先各项工作要‘干在前头’,尤其是一些难活、有挑战的活、突发的活。各项工作也都要让职工都服气,带领职工勇敢去干。”在王静杰看来,班长做得好,底下员工就都有劲。“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宛平城的环卫事业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