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奋斗的中国人】背30斤重的设备与毒气“作战” 揭开国家应急救援队的神秘面纱

2019-06-17 20:4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7日消息(记者孙冰洁)山区暴雨引发滑坡泥石流、公共场馆内突发火灾、化工厂发生大爆炸、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30分钟内,近百名伤病员,医疗人员如何在最短时间完成紧急医学救援、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以及对突发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置?对于参与紧急医学救援的医护人员来说,以上只是突发灾害紧急救援中最寻常的一幕。

  当受灾人群被紧急疏散后,参与救援的医护工作者就成了事发现场最忙碌的群体。他们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伤情分类、紧急救助、甚至现场手术等救援任务,而这一切通常都要由一支特殊的队伍主要承担,这就是国家卫生应急队。

  6月13日,2019年国家卫生应急演练暨京津冀联合演练在河北省涞水县举行,图为演练现场。(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在野外的“移动医院”做手术

  6月13日早上8点,2019年国家卫生应急演练暨京津冀联合演练在河北省涞水县举行。位于河北涞水县松口村北一公里的演练现场,正飘着细雨。湿漉漉的空地上聚集着大量或站或坐或躺的“受伤人员”,不少人捂着伤口,身上残留着大块的红色血迹。

  急救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这时,只见打头阵的10名救援人员迅速从车上冲了下来,来到“伤病员”身边。在救援人员的指挥下,现场的伤员按照伤情严重程度迅速被分为红黄绿三队,等待进一步处理。

  “一般来说,戴绿色腕带的‘伤病员’,病情最轻,可以引导到安全地区,延迟处理;黄色,代表重伤,需要观察救治;红色,代表危重伤,应该优先救治。”

  “这是进行初级的检伤分类。”参与救援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中日友好医院)副队长张亚军告诉记者,抵达事发现场后,医疗救援人员首先要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并用三种颜色区分伤病员的危急情况。这是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开展现场医疗救援的首要环节。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中日友好医院)是2010年组建的一支国家级医学救援队,曾参与过汶川地震、天津滨海新区爆炸等大型突发事件救援活动。队伍中配有36名医护人员,以及包括生活保障紧急救援车、发电车、后勤供给车等在内的8辆救援车。“在临时搭建的医用帐篷里,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紧急外科手术。”张亚军说。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中日友好医院)副队长张亚军(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十分钟、二十分钟……危重病人的情况越来越紧急,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数十个白色帐篷和车辆有序地排列出一个方形的“阵地”,时不时有身着白衣的医护人员进进出出地忙碌着。一辆闪着红蓝灯光的救护车停在“阵地”前,几名救护人员抬着一名“伤员”迅速进入帐篷内,在这个“临时医院”内, CT扫描、生化分析等一系列检查有序地开展。

  “我们的救援阵地,只需要一片40米见方的平整空地就可以展开。”张亚军介绍,“移动医院”配备了手术车、CT检查车、医技保障车等专业的保障车和车载医疗设备。在救援中,按昼夜24小时计算可完成大、中、小手术不低于20例,并满足昼夜通过量不低于100名的病员流量;帐篷病房还能满足伤病员的住院需求;可完成门诊(检伤分类)、重伤急救、手术、医技保障、生活保障等任务。

  应急救援的队员们通常处于24小时备战过程,平时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同时要进行定期的应急救援培训,一旦有任务则需要随叫随到。“业务得精干,身体素质必须得好,还得有团队协作和奉献精神。”这是做了近十年应急救援工作的张亚军眼中一个合格队员的必备素质。

  “更快的空中救援”

  面对超过百人的灾难现场,应急演练要在半小时内,完整地完成伤病员检伤分类、转移到医疗点进行救治、通过飞机及急救车等将伤病员转运走3个环节的任务。对这次应急演练的空中救援,张亚军觉得“非常棒”。

  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拥堵现象加剧,公共卫生紧急救援工作难度也在加大。在对危、重、急病人的空中应急救援上,专业救援直升机拥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小的优势。中日友好医院在2017年建立了专用停机坪,具备夜航功能,到目前为止,已经转运了52名急救病人。

  “每次转运都是很危险的,坐直升机的那种感觉,你要没坐过的话,上去就会恶心呕吐,晃得厉害。” 即使已经经历过数十次空中救援,张亚军还是觉得在直升机上的抢救“非常艰难”。直升机内的空间极为狭小,而需要抢救的基本都是危重病患,他接收过的最重的一例病人,当时心脏瓣膜闭合并伴有呼吸衰竭,通过直升机转运到中日友好医院紧急进行了手术,如今病人已经完全康复回到岗位正常工作。

  “培训航空救援专业技能,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张亚军说,随着近年来直升机等航空救援的引入,医务人员在基本的救援培训外,还要掌握航空医学专业知识,此次演练的一大收获,就是帮助救援队员积累了更多的空中营救经验。

  除了在国内进行救援外,目前,我国已经组建了5支国际卫生组织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伍,可进行陆空一体化的专业航空医疗救援。

  中毒处置:神秘而危险

  化工厂爆炸、有害气体泄漏……当突发中毒事件发生时,一般车载化应急救援队伍难以到达现场,需要一支可以快速集结、快速出动、能够适应航空运输、便于调配的紧急救援队伍。在此背景下,国家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应运而生。

  这支队伍的成员们专门出现在各大爆炸、泄露事故现场,进行中毒急救、现场调查、中毒检测、中毒洗消等工作,他们通常需要配备重达近三十斤的设备与专用防护服,带上防毒面罩深入事故现场,在一般人眼中,神秘而危险。

  国家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中国疾控中心)队长、中国疾控中心职业中毒所副所长孙承业在演练现场接受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我国是全球化工生产大国,有28万家化工厂,600多家化工园区且日趋集中化,潜藏着很大的风险。”国家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中国疾控中心)队长、中国疾控中心职业中毒所副所长孙承业告诉记者,中毒处置队的防护设备分为ABCD四个等级。防护程度最高的A级,需要完全与外界隔绝,防护服内有氧气供应,靴子为胶底带钢板、身上带有呼叫器……整个设备从头到脚重量接近30斤,穿脱都需要有人协助,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还得进行洗消等一系列程序。在孙承业看来,“救援的先决条件就是防护,没有防护是做不了救援的。”

  多年的中毒事故处置经验让孙承业掌握了不少“窍门”,抵达现场后,他会第一时间观察现场的情况。“比如可以根据风向来判断哪一区危险,哪一区安全;还可以根据现场的生物指征来判断,比如在事故现场如果看到有狗能进出,说明问题不大,我可以进去……”

  面对紧急救援,孙承业有自己的理解。“我不是一味强调奉献,要掌握规律,来避免无畏的伤害,否则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除了根据指征进行判断外,中毒处置队还引用了无人机空中检测等新型手段来探测毒气浓度。此外借助人工智能,可由机器人深入事故现场,进行快速检测,极大提高了中毒处置的效率。

  如今孙承业思考的,是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应急中毒处置体系。“要建立这样一种体系,出事以后我们怎么减少伤亡,减少对周围人群的伤害,我们面对风险的能力、处置的专业化程度这些年都在进步,但还有差距,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健全体系,可以使因突发事件而发生的死亡越来越少。”孙承业说。

编辑: 蔡梦雨

【奋斗的中国人】背30斤重的设备与毒气“作战” 揭开国家应急救援队的神秘面纱

山区暴雨引发滑坡泥石流、公共场馆内突发火灾、化工厂发生大爆炸、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