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医疗质量水平全球排名一年提升12位 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近10%

2018-06-08 16:5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孙冰洁)快节奏的工作,高压的工作状态,使癌症、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日趋年轻化。为寻求更好的医疗质量,近年来“出国看病”屡见不鲜。花高额费用去海外医疗是否比国内效果好?目前中国医疗质量在全球居于什么水平?国家卫健委今日(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对此一一进行了解答。

  中国医疗质量水平全球排名一年提升12位

  去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的结果显示, HAQ(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指数排名中国从110位提高到第60位,进步幅度位居全球第3位。近日,《柳叶刀》再次发布最新全球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中国HAQ(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从2015年的全球第60位提高到2016年的第48位,一年间上升了12位,是中等SDI(社会人口学指数)国家中进步最大的国家之一。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表示,医疗质量提升的一大表现是部分专科、重点病种和手术诊疗质量的提升。以传统高风险手术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和神经外科为例,低风险组死亡率分别从2013年的0.16%、0.15%、0.14%下降至2016年的0.06%、0.11%和0.04%。“麻醉技术应用人群则覆盖子宫内胎儿、新生儿到百岁老人,麻醉相关死亡率约为12/百万,几乎相当于发达国家水平。”郭燕红说。

  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近10%

  从重点病种和手术层面来看,卫健委数据显示,2013-2016年,消化道出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出血和脑梗死等16个重点病种住院患者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以三级综合医院收治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为例,2016年死亡率为1.56%,比2013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总死亡率由2014年的0.74%下降至2016年的0.67%,实现连续3年下降。

  针对最受关注的恶性肿瘤,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肿瘤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介绍,2014年,我国肿瘤新发病例约380.4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死亡率占全球死亡的27%,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为改善这一状况,赫捷表示,目前全国已建立了28个省级质控中心,同时国家肿瘤大数据平台正在建设,已经连通14家省级肿瘤医院,收集了150余万肿瘤住院患者诊疗数据,这将使肿瘤质控工作更加精准。

  此外,肿瘤治疗新技术不断发展,赫捷告诉记者,外科、化疗、放疗、靶向和免疫治疗在内的多学科治疗模式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诊疗效果。国家癌症中心已建成肿瘤登记监测点574个,覆盖人口4.3亿,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已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40.5%,某些肿瘤如食管癌的五年生存率已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白血病、中枢神经肿瘤接近美国水平。

  在医疗技术能力提升方面取得的成效

   “两平衡”与“四提升”是郭燕红在总结我国医疗质量进步之快时反复提到的两个关键词。所谓“两平衡”区域间与专科间发展更加平衡。“四提升”,则是临床服务能力、重点疾病和关键技术领域、专科国际影响力、重大事件医疗救治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自主研发的心室辅助装置开展临床应用,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中长期心室辅助“无泵可用”的困难局面,填补了国内心室辅助研发领域技术空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立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和治疗新方法,改进卵母细胞及胚胎冷冻技术,显著提高妊娠成功率。此外,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郑哲介绍,2017年我国完成器官移植手术超过1.6万例,占2017年世界器官移植总量12.3%,位居世界第2位。移植受者生存率等质量指标也位居世界前列。其中,心脏移植患者1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4.0%、88.0%、76.1%,远高于国际心肺移植协会公布的86.2%、71.0%、51.1%的世界平均水平。

  但郭燕红也同时指出,当前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她表示,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继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打造国家医疗质量和技术高地;另一方面,将加强儿科、麻醉、精神、康复、病理等短板专业建设发展,同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省际、省内对口支援和帮扶力度,进一步缩小区域间、专科间的发展差距。

编辑: 郅怡婧

中国医疗质量水平全球排名一年提升12位 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近10%

快节奏的工作,高压的工作状态,使癌症、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日趋年轻化。为寻求更好的医疗质量,近年来“出国看病”屡见不鲜。花高额费用去海外医疗是否比国内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