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国家卫健委:保障“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既要踩油门,也要急刹车

2018-04-26 16:1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26日消息(记者孙冰洁)用人工智能辅助医生临床决策,有了常见病、慢性病,不用再去医院排队,上网就能复诊并开具处方……这是“互联网+医疗”思路指导下,一些医院正在或即将进行的尝试。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这是“互联网+医疗”的最终目的,如何保障其实现真正的良性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在今日(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解答。

  “互联网+医疗”的目的,是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41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让患者少跑腿、更便利,让更多群众能分享优质医疗服务。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向记者解释“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内涵时,用了三个体系进行阐释。她认为,首先是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这一体系涵盖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诸多领域。其次是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从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到建立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体系、再到提高医院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等,对体系作了详细规定;最后是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互联网参与主体多、涉及领域广,隐私安全风险高,也迫切需要部门和地方加强统筹协调和联动互动。”焦雅辉说。

  利用“互联网诊疗”手段,北上广等大城市以外的患者,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包括农村的患者,可以不出家门就能够享受到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看上大医生、大专家,这就是大家说的“远程医疗”。在剖析互联网医疗的最终目的时,焦雅辉这样总结。

  在她看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就是互联网+医疗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签约服务,家庭医生会给患者提供适应的健康指导。另一方面,对一些长期稳定的慢性病签约患者,如果需要调药或者是基层没有相应的药物,家庭医生可以在线给他开具一些处方,并且通过第三方配送方式直接把药物配送到家里,使患者能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远程医疗 远不止远程会诊

  上午十点左右,在位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内,一场远程会诊正在进行,三名参与会诊的医生,一边盯着眼前显示器上基层医院发来的医学影像仔细观察,一边记录下其中的问题,并用对讲设备即时与对方进行沟通。

  

  中日医院远程平台成立于1998年,是率先进行远程医疗的国家级首批试点单位,2018年成立“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并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远程医疗协作网络,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面向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辐射和学科帮扶,尤其是对贫困、边远地区开展精准扶贫,推动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目前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市及澳门、台湾台北地区,有超过3000家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业务关系。每年接受疑难病例远程会诊和远程诊断超过6000例次、远程培训106期次。

  “现在的远程医疗已经不局限于会诊,而是在医疗协同、远程培训、科研协作重大疾病防控和医疗扶贫等方面都率先做出了了创新探索。”“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卢清君告诉记者,如果当地有无法诊治的疾病,可以通过预约转诊让患者来京就诊;在北京大型三甲医院就诊的外地患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本地随访和远程复诊,建立基层首诊、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的线上诊疗与线下协同的模式。

  上个月,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牵头全国500多家医院,共同开发并上线了我国首款“黄色人种皮肤肿瘤决策辅助AI系统”,率先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这个领域的互联网+医疗。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大夫崔勇向记者演示了一款名为“优质皮肤”的APP,上传一部分皮肤图片,可以自动识别皮肤种类,帮助医生进行决策。崔勇告诉记者,出于伦理考虑,人工智能只是辅助医生进行决策,但目前还不能利用人工智能来实现坐诊。

  “互联网+医疗”,要看得见,摸得着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记者注意到不少医疗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以挂号为例,一些医院开发了手机APP,建立了信息平台,为患者提供挂号预约等等便捷服务。其中北京、浙江等一些省份开发了全省统一的预约挂号平台,患者可以使用手机在移动端解决挂号的问题。分时段预约诊疗,让预约的时间精准到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之内等。

  与此同时,“互联网+医疗”在为患者带来实在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的隐忧:数据信息安全如何保护、医疗质量又如何保证?

  对此,焦雅辉认为,卫健委文件中有两个重要的保障政策,一个是医疗质量安全,一个是数据信息安全,这也是政府部门、社会各界最关注的问题。按照文件规定,一方面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但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医生的身份能够得到有效核实。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进入到医疗健康领域的同时,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规定依托实体医疗机构,还要进行线上、线下统一监管。对于医生的资质,现在全国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医师电子注册信息库,在这个库里大家都可以查询到全国所有的医疗机构、医生和护士的信息,任何人登录这个系统都可以查到。

  此外,焦雅辉告诉记者,下一步第要对医生的身份进行数字化的认证,保证网上全程要留痕、可追溯,可以对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全程的监管,并且全国要进行联网。

  “既要加大踩油门,同时也要做好踩刹车的准备,所以我们一方面鼓励发展,一方面要采取包容以及审慎的基本原则,来加强监管。”焦雅辉说。

编辑: 王文伟

国家卫健委:保障“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既要踩油门,也要急刹车

用人工智能辅助医生临床决策,有了常见病、慢性病,不用再去医院排队,上网就能复诊并开具处方……这是 “互联网+医疗”思路指导下,一些医院正在或即将进行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