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退城入园 古城泸州老工业区的“产城之变”

2018-01-09 16:4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泸州1月9日消息(记者王晶)溯江而行,“断腕”护生态的行动不止上游的湖北宜昌有。长江与沱江交汇之地,泸州依水而生,以往一边是工业经济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另一边却是长江沿岸污染在加剧、黄金水源似乎岌岌可危,如何破解酒城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困局”与长江的“治水死结”?

  由“散”变“聚”

  污染小企业退城入园

  油污、废水、臭气几乎不见踪影,这里是泸州市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园区。

  一种特殊的测量表被架在机器基座的两个滑轴间正在运转,而旁边身穿蓝色制服的工人李岩正拿着检测设备,抽检一款齿轮主转毂的内缘直径。“我在做误差测试,这个操作可不允许有一点马虎。”他眼前的作业书显示的标准是在52.98毫米到53.01毫米间。

  如今大众、本田等汽车零部件多数产出于他所在的泸州长江机械有限公司。但让记者想不到的是,这个如今生产同步齿环销量占到全球第二位的企业,就在几年前,只是长江沿岸老城区一个即将面临破产的污染企业。

  “那时候走进老城区的老厂,黑色油污遍地都是,人一走进去,粘得满脚都是黑油。”说话间,泸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罗了威带着记者向齿轮机器人生产线方向走去,记者目及之处多数是智能化的锻造设备。

  厂房内的工人正在进行齿轮锻造机器的智能化操作(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有如上述长江机械有限公司一样,“退城入园”这一改变发生在2014年。

  “环评没过,一票否决,一个也不要。”泸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张毅贤解释称,搞“退城入园”就是要把城区里分散的工业企业都集中到园区,化工到化工园区、机械制造到机械制造园区......然后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就在那年前后,包括长江机械有限公司在内的老工业区近50家机械类企业,陆续整体搬迁入驻于此。

  “这一天终于来了。”地道的泸州人、国有企业职工袁华想。

  过去她所居住的老城区住宅楼靠近一家机械厂,不可避免地就会受到噪音、废气等污染。“有时北风一吹,受不了那股子油污的味儿,生活居住的地方就不应该靠近工厂。”

  退城入园,将一片净土还给了包括袁华在内的近百万泸州老城区百姓。但不同于袁华,张毅贤的关心可不仅局限于此,“老城区有居民区,你怎么搞污染物循环集中处理?所有企业必须入园!”

  然而,也不是所有老城区的企业都有资质搬迁至占地近202平方公里的高新区园区。

  “对企业污染物进行集中整治处理,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企业将直接关掉。”在机器轰鸣的厂房内,罗了威指向一处齿轮模具存放处旁说到,“看这台自动排屑机,也是企业转型升级后的新更换的环保配套设备。”

  但如果按照政府规划搬进高新园区,企业也是要“算账”的。“如果按照以前的做法让一家排放几吨污染物的小企业安装环保设备,显然不划算,这笔账企业是算得很清楚的。”长江机械厂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从降低污染物成本上的考虑,交给园区进行集中处理将会减少企业相应的成本。

  厂房内工人师傅正在抽检一款齿轮主转毂的内缘直径(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长江经济带新发展理念提出后,作为泸州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承接的高新区,目前已有超600家企业搬离原厂址进驻,新能源汽车、物流车,手机、平板电脑......其也正从传统机械制造向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智能终端、新材料等产业转型。

  从“专”到“精”

  中国酒谷凸显产业集群 将爆发千亿产值

  同类齿轮产品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长江机械有限公司作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由“制造”向“智造”升级的代表、它在泸州的转型变化并不是孤例。

  以此为“原型”,老城区的酒业企业也先后搬迁至到酒业园区......现在包括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等在内的“三大园区”,已成为除成都天府新区外最大的集中连片工业发展区。泸州市相关负责人谈到,这样可以以此形成不同特色的产业集群,还可借此提高环保标准。”

  “风过泸州带酒香,人到泸州醉一场。”朱德1916年驻防泸州时,便留下了“酒城幸保身无恙”的诗句,酒城之名因此而来,但这几年来,地处长江上游资源枯竭城市的泸州也面临转型新路,一直在寻找融入长江经济带乃至中国经济版图的路径。“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则被赋予突破口的定位。”罗了威这样说到。

  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一角,这里还将建设酒巷、酒街、酒坊等特色园区

  泸州的冬天,风打在人身上有些凉。记者前往该酒业园区时看到,带有川南特色的民居建筑临街而立,驱车穿行有着5平方公里的酒业园区时,还能闻到从十余个灰色的金属储酒罐内飘来的阵阵酒香。

  如今,这里已成为有着20万吨的基酒储酒库、80条灌装线和年吞吐量达80万吨的物流配送中心。

  四川省政府相关负责人还向记者透露说,未来5年到10年这里将向千亿产值逼近。不光如此,以酒产业为联结,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调下,园区也引来了长江经济带上其他相关产业落户于此。

  从农业种植到基酒酿造,从玻瓶生产、瓶盖制造、酒标印刷、酒盒加工到流水线灌装和包装,到最后的物流和资源整合......其实,用泸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张毅贤的话讲,该酒业园区无非就是把所有和酒类生产有关的企业都集中在里面。“你是要什么类型香型的酒,需要什么样的包装、有什么样的瓶盖,在园区内就可以定制,而且可以直接发货上门。”

  泸州海普制盖厂内,进口高速塑盖装配线,每分钟有400只瓶盖从此产出

  不难想象,一个大项目落户引来一群项目落地泸州,这其中包括徐年涛所在的泸州海普制盖厂。

  一个个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瓶盖于2008年从泸州海普制盖厂房“降生”。但过去配套产业的发展滞后却让制造商也伤透了脑筋,“一个从产地江南运到泸州的酒瓶包装盒,就让1瓶酒的成本至少多出几块钱。”但在这位泸州瓶盖商看来,园区的全产业链,恰恰是他们最为看中的硬件条件。目前,包括像泸州海普制盖厂等酒业配套厂家在内的企业,已在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入驻218家。

  泸州正好处于泸州、宜宾、遵义中国白酒金三角地区的核心位置,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究竟能给泸州带来怎样的质变?泸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张毅贤的回答很明确,它是泸州酒业转型升级、融入长江经济带的缩影,也为中国白酒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

编辑: 曹宇

【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退城入园 古城泸州老工业区的“产城之变”

溯江而行,“断腕”护生态的行动不止上游的湖北宜昌有。长江与沱江交汇之地,泸州依水而生,以往一边是工业经济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另一边却是长江沿岸污染在加剧、黄金水源似乎岌岌可危,如何破解酒城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困局”与长江的“治水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