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北京明年将有15家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

2017-12-12 23:4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2日消息(记者孙冰洁)每千常住人口0.5张康复护理床位,每张康复床位至少配备0.15名医师、0.3名康复治疗师0.3名和护士,这一目标正在加快变为现实。12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召开北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将于2018年继续推动包括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在内的3家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医院转型,届时将有15家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

  康复医学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中期,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涉及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

  我国人口众多,老龄人口、残疾人口、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递增,康复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与潜在的康复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供给端的相对惨淡。

  “在医学取得巨大进展的今天,各种传染病和一些常见疾病已基本上得到控制,但这些患者除急性死亡者外,大部分可以长时期存活,对于这些存活的患者,康复医学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提及发展康复医疗的迫切性时,北京康复医院院长席家宁如是说。

  2016年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等九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北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以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成的连续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到2020年,实现每千常住人口0.5张康复护理床位,每张康复床位至少配备医师0.15名、康复治疗师0.3名和护士0.3名的建设目标,鼓励部分公立医疗机构积极向康复机构转型。

  截至2017年底,包含西城区展览路医院,朝阳区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丰台区铁营医院、通州区马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州区第二医院)等12家医疗机构完成康复转型。

  已于2016年首批完成转型工作的北京西城区展览路医院院长王雪松向记者介绍,医院所在的西直门地区,有近10家三级医院,“开展综合医疗服务,毫无竞争优势。唯有与大医院形成差异化,找准特色,形成品牌,才能突破发展瓶颈。”

  自2011年2月,展览路医院以骨科疾病康复为特色的综合康复门诊正式开诊,截至2017年10月31日,由康复医师、康复技师、护理人员组成的97人团队共收治门诊病人21655人,累计为北京协和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多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骨科术后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近30余万人次,治疗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

  据北京市卫计委负责人介绍,2018年拟继续推动3家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转型:分别为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市密云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北京市延庆区永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卫计委将遴选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专家组成北京市康复医院转型工作专家组,并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协助推动康复转型工作。

编辑: 孙永政

北京明年将有15家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

每千常住人口0.5张康复护理床位,每张康复床位至少配备0.15名医师、0.3名康复治疗师0.3名和护士,这一目标正在加快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