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生命最后的28天 他们如何面对死亡?

2017-11-10 11:0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10日消息(记者孙冰洁)在北京德胜社区的临终关怀病房内,病人从入住到离开的平均周期为28天。

  假如生命只剩28天,你将如何回顾一生,面对死亡?

  54位老人在一本叫“生命纪念册”的本子上写下了他们对这一生的总结以及对死亡的看法。

  这本册子护士和家属翻过无数次,其中打开最多的一页,有一个问题是:你怎么看待生命剩下的日子?

  答案用有些歪斜的笔迹写着:“痛并快乐着”。

  “不能让病‘拿’住了”

  进松堂临终关怀医院的大厅,向右走,上楼梯,到二楼,是一道长约百米的走廊,两侧分别对称排列着10个病房,每张病房里放着六张床,58岁的杨秀云就住在走廊尽头的一张床上。

  临终关怀,是指对濒临死亡的老年患者给予亲切的抚慰、良好的照顾和尽可能的帮助,使其安然故去。

  1987年成立的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是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30年来,多个省份已设立临终关怀医院或在医院内设置临终关怀病房,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对临终关怀提出考验。

  病房里有一扇窗,每天阳光晒到床上的时候,杨秀云起身,踩着凳子,把窗户打开;等到阳光再后退一点,退到只剩窗前一寸左右,她再次从床上起来,小心翼翼地把窗户关上,几乎日日如此。

  她是第四病房的6个病号里,唯一可以下床活动的人。

  但同时,杨秀云也是一名癌症患者。在医院确诊时,骨髓瘤已经渗透到四肢神经末梢,疼痛发作时,像千万只针扎在身体上;一只手握住时,需要用另一只手把手指头一根根掰开;腿脚虽然能动,但即使踩在钉子上也没有一点痛感。

  可是跟病房里的其他人相比,杨秀云的确还算好的。其余的五人中,两个患有癌症,一个脖子以下完全瘫痪,还有一个连语言能力都几乎丧失。从住进病房的那一刻起,他们就知道,自己是被死神选中的人。

  “我不能让病给拿住了啊,它狠,我要比它更狠。”说完这句话,坐在床上的杨秀云猛地捶了一下腿。“对,就得这样。”临床的佟卢月附和道。佟卢月是临终关怀病房里的另一类患者,少年时的一次事故让她颈部以下彻底瘫痪,而今老病相催,没有家人,临终关怀病房成了她唯一的“家”。护士开玩笑似地逗她,“当今世界瘫痪在床吉尼斯纪录的最长保持者是60岁,你得活过这个岁数啊。”

  “嘿,那可不。”卢秀月接过话茬,过了一阵,又赌气似地补了一句:“我活着又不是为了吉尼斯。”又引发一阵笑声。

  “过一天就要快乐一天”

  “我年轻的时候,教书可好了,教的那个班年年拿优秀……”

  “活着多好啊,过一天就要好好享受一天。”

  下午两点到四点,是老人们的固定活动时间,多数身体不便外出的老人们就待在屋子里,听音乐或者下下棋,大多时候,是凑在一块,回忆往事、聊聊家常。

  聊着聊着,一天就过去了;再聊着聊着,一辈子也过去了。

  这些老人的过往,最后被记在了一本叫”生命纪念册“的小册子上,锁在北京德胜社区生命关怀病房护士长刘晓惠的抽屉里。

  生命纪念册的最初创意,来源于这所社区临终关怀医院的一名叫梁林的老人,入院时,梁林已是肝癌晚期,医生诊断只剩下一个月的生命。住院期间,正赶上老人的生日,她让家人把自己各个阶段最满意的照片找来,请护士做了个幻灯片。“生日那天,我们病房里的人都在,幻灯片一张张地放,她一边看一边给我们讲她年轻时的故事,照片放完,她的一辈子也讲完了。”

  临终前,他口述着让别人写下了一段话:“活着多好啊,过一天就要快乐一天”。

  “干这一行,心理不强大不行”

  “生命纪念册”目录中的54个名字,是去年一年从这所社区医院的生命关怀病房“离开”的所有病患。闭上眼睛,刘晓惠依然能清楚地记得这些名字背后的一张张脸。

  2010年,德胜社区卫生中心开始在社区试点临终关怀,刘晓惠从内科转到“生命关怀病房”,专门从事临终病人的护理工作,一待就是七年。

  用她的话说,这是一份每天都跟死亡打照面的工作。

  几乎每天,都会有病人从北京的三十多家临终关怀机构离开,松堂医院的护工杜丽英在17年的工作生涯中,“最多的一天,一晚上走了5个。”

  直面死亡并不容易,90后护士刘亚杰在北京老年医院临终关怀病房上岗的第一天,面对一个离去的患者,当场吓得哭了出来。“就是不敢进去,本能地想哭。”

  “岁数大的还好点,尤其是面对年轻的,根本接受不了。”刘晓惠回忆,与她共事的11名同事中,有3名曾经因为“承受不了”先后转岗。

  “干我们这一行的,心理不强大根本不行。”即使“强大”如刘晓惠,她也承认每面对一个病人的离开,她都需要排解。排解的方式有很多种,医院给从事临终关怀的护士们配备了心理咨询师,同行们之间也可以互相倾诉,但是对刘晓惠来说,最好的疏解方式是回到病房。

  陪伴是最好的关怀

  对住进临终关怀病房的患者主要有两种护理方式:一是通过医学手段来减轻身体上的疼痛;另外,则是对病人进行心理上的纾解。而后者,通常是最难的。

  “很多病重的人即使是老人,他也不能接受,而且身体上的疼痛一发作,他脾气反复无常,就哭闹……”刘亚杰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位老人接连三次打翻了护工送来的饭菜。

  护理临终老人对大部分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一场艰难的“心理拉锯战”。在一次次为老人清理伤口、喂饭谈心的过程中,一度竖在彼此面前的心理防线也在渐渐崩塌。

  护士长刘晓惠经常会在半夜被病房的铃声唤醒,她快速跑到老人跟前,检查完身体发现没有什么异常后,只听老人有些小心翼翼地问她:“能不能不要关灯,你陪我说会儿话吧。”

  “我才知道,他们其实最需要的是陪伴。”

  除了医护人员,在临终关怀病房,另一类最常出现的群体,是志愿者。中国传媒大学大四学生龙艳在大一那年初次踏进松堂临终关怀病房,更多的是出于好奇;此后的四年,几乎每个周末,她都会准时来到病房,有时候会跟老人聊聊天,有时候会给老人带些礼物,但更多的时候只是静静地坐着,一坐就是一下午。“我有时候在想,可能不是我在为他们做什么,而是我们在彼此陪伴,哪怕静静地待着也好。”

  当信任的桥梁建立,之后就是扯不断的情感联系。“我们看着他们的身体疼痛减轻,精神好转,心里很安慰,但是一旦他们离开,还是受不了。”如果说初次接触临终病人还有恐惧,对于已工作多年的刘晓惠来说,更多的是不舍。

  即使已经在临终关怀病房辗转了18个春秋,护工李秀叶至今面对有病人离开,还是忍不住想哭。“接受不了,接受不了。”

  窗外的树叶渐渐变黄,同一张病床又换了新的主人,李秀叶有时听到有人在叫她,回过头时会有点恍惚,那分明已经是另一张脸,但脸上的笑容却一样熟悉。

  有时难过时,刘晓惠会打开“生命纪念册”,看看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定格在那个“生死箴言”的页面下:“痛并快乐着。”

  从“一床求人”到“一床难求”

  并不是每一个临终的病人,都能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享受到专业的临终关怀服务。

  每天下午两三点左右,是临终关怀病房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午睡的老人已醒来,护工们在各个病房间穿梭,安静的病房里有时会传来老人的歌声、笑声,偶尔也有吵闹声。“有时就跟小孩一样,一句话说不好就闹起来,得哄着。”说到这,护士笑了笑。

  与楼上的安宁相比,楼下却是另一番场景,前台电话在不断地响起,前来咨询的患者家属络绎不绝,所有的疑问指向一点:什么时候能有床位?

  这与松堂医院创始人李松堂记忆中的场景完全不同,1987年,作为国内第一家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松堂医院仅有的6张床位,有一多半空缺;而如今这家病房的床位增加到近一百,仍远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量。

  “那时候一提起临终关怀,近乎没人能理解,有的还很忌讳。”松堂医院在三十年间先后搬迁过7次,“好几次就是因为选址问题,周围的人不同意,我们不得不再找地方。”

  而这种情况在近十年里逐渐改变,2003年,松堂最后一次搬迁时,李松堂印象中有不少出租车司机和志愿者连夜来帮忙。“说明大家对这个(临终关怀)的接受度提高了。”

  而在松堂成立的三十年间,中国的老龄化程度也在逐渐加深。以北京为例,2016年底,北京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到315万,占总人口的23.4%,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老龄化程度的攀升,也在考验养老配套设施与养老服务的完善,其中以老年人为主体的临终关怀也面临着一床难求的局面。

  等待一张床

  与松堂相似,北京德胜社区临终关怀病房内,平均每人的住院周期为28天,一共有22张床位,每个月都有二三十人排队等候床位。

  “通常是前一个刚走,后面等着的马上就进来了。”七十多岁的严健强站在病房内,目光定在旁边的一张床上,两个月前,他的老伴刚从这张病床离开。不习惯家里冷清的他,最后留在这里当了一名志愿者。

  除去一部分失能、半失能老人,临终关怀病人多为恶性肿瘤晚期,“综合性医院能接收的要么是急诊要么是ICU,这个费用很高,而临终关怀机构基本上以减轻患者痛苦为主,不会再采用插管等治疗方案,费用相对较低。”德胜社区临终关怀病房主任王友青说。

  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

  今年3月,北京市卫计委确定北京老年医院等15家医疗机构成为首批北京市临终关怀试点单位。

  杨丽云成了这次试点中的受益者,就近住进了家附近的一家试点医疗机构。而对于急剧增长的需求量来说,供不应求仍是一段时间内临终关怀医院不得不面对的现状。

  病房门外的走廊里,有人被推出,有人被推进来,在这条走廊里来回穿梭了7年的刘亚杰,在护理临终老人的同时也经历了自己祖父母的相继离世。在送走奶奶的那一刻,刘亚杰说她才真正接纳了自己的工作:就是让每一个她护理过的老人,能够带着尊严离开。

  (应受访者要求,部分老人为化名)

编辑: 吴海波

生命最后的28天 他们如何面对死亡?

临终关怀,是指对濒临死亡的老年患者给予亲切的抚慰、良好的照顾和尽可能的帮助,使其安然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