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北京老胡同数量50年减半 修缮保护缺乏专业准则

2017-08-23 14:0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23日消息(记者 王晓蕾) 顺着广安胡同向东拐到校场口小八条,有一座四合院。几十年前,这里是胡同里热闹的蜂窝煤厂。十几年后,伴随着城区“无煤化”,这座老煤厂已经转型成一座“养老四合院”。 

  最近两年,通过“百街千巷”、 “拆墙补洞”等行动,老胡同的整体环境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在新旧城市融合,新砖老瓦的交替过程中,对于胡同的修缮和治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情况汇报》中显示,旧城胡同1949年有3250条,1990年有2257条,到2003年只剩1571条,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减少。除了胡同里梁思成、梁漱溟、唐绍仪故居等老建筑、牌楼在最近十几年里相继被拆除,老胡同里的“人情味儿”似乎也在逐渐在流失。


  北京胡同

  北京老胡同数量50年减半

  “大胡同有三千六,小胡同多如牛毛数”,说起北京到底有多少条胡同,上了年纪的“老北京”总会对人说起这句民谚。

  “之前这些老胡同子密密麻麻就跟迷宫一样,虽然横平竖直,但小岔道儿特多,路不熟的外地人找路每次都要费不少劲儿”,“老胡同”张大爷指着眼前半条废弃的小路说到,不过,现在不少胡同都没什么人住了,久而久之连路也都没有了。


  北京胡同

  2010年北京市规划委的一份报告——《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情况汇报》中显示,旧城胡同1949年有3250条,1990年有2257条,到2003年只剩1571条,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减少。

  截至到2005年,北京市政协通过的《北京名人故居保护欲利用工作的建议案》显示,老城区308处名人故居中,有189户暂未列入文物保护项目,且87户已被拆除。

  “直到目前,关于胡同老建筑的修缮和治理,还是没有一个比较专业的准则出来,比如,有些人要租、买胡同的房子,因为不了解,可能会忽略一些建筑的价值,把房子拆除或者翻建”,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秘书长赵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老房子肯定需要翻建,但是如何翻建才能够不破坏它原有的价值,施工时该注意些什么,哪些东西是不能被翻新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

  老煤厂变身养老院 跨界转型的“胡同风”

  “当时一个四合院住好几十口子人,家家都要烧煤。所以在以前胡同里,煤厂周围总是特热闹”,家住西城区广安胡同,已经82岁的冯爷爷对记者说,“即使你第一次来胡同,不熟悉路,顺着地上的两道“黑印子”(煤灰渣印儿),一准儿能找到煤厂”。


  旧时广安胡同老煤厂

  几十年的露天老煤场,如今摇身变成了带玻璃顶棚天井,冬暖夏凉,适合老人们居住的养老院。这其中的转变,在金泰颐寿轩养老院负责人看来,也是“形势所迫”。

  胡同煤厂自90年代后期开始越来越不景气,2001年,校场八条胡同煤厂关闭营业,面临转型难题。后来胡同有居民反映家里有老人急需请人照顾。“当时我们就想,厂房闲着也是闲着,为什么不能尝试把煤厂改造为养老院,继续服务胡同居民呢?”

  今年3月,胡同煤厂改造为四合院式养老院,重新开张,现在31个床位已经全部住满,“在这儿住了一辈子,环境都特熟悉,所以老了还想在这儿继续养老,心里踏实”,院里的很多老人对记者说到。


  金泰颐寿轩养老院

  “现在胡同的空间已经基本饱和,很少有可以去新建的空间,所以对于有限空间更应该高质的规划使用”,赵幸坦言,之前胡同里有很多老菜市儿,现在仍然在使用,并且结合了电商的新模式,给附近不方便行动的老人送一些日常用品,既不破坏风貌,又能服务、留住周边居民。

  修旧如旧 胡同保护需“做减法”

  顺着史家胡同一直向里走,找到24号门牌,门厅大小比普通住家略大,内部是一个四合院样式,以前这里因为经常举办画家名流的聚会,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2013年,这座宅院被改造成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20149月,这里又成立了北京第一家胡同社会组织——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


  史家胡同博物馆

  “去年,朝阳门街道和我们协会共同发起了针对辖区内院落的整体改造行动”,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秘书长赵幸介绍,选择了7个院落,根据宅子的实际情况,请专业团队帮助居民进行设计改造,更加合理的利用空间、解决排水等实际生活问题。“从老建筑保护开始,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未来也将逐渐扩大范围,同时开始整理老居民的口述资料,留住珍贵的北京味儿”。

  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看来,现在一些单位、机构或者个人对老建筑不停地进行翻修、重建等行为,虽然目的是为了保护,但是对于一些老的胡同墙面和门楼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修缮胡同应该本着‘修旧如旧’的理念,尽量‘做减法’”,李哲表示,“之前为了风貌一致,在很多珍贵的老墙面上贴了不少瓷砖,有的还刷了灰,这些都应该逐渐去掉,恢复老墙面原有的样子”。

  胡同的保护也离不开人的传承。胡同‘老北京’人好客、人情味儿、讲礼儿……的性格,因为有人才有传承。“文化传统、生活气息、生活方式是胡同得以延续的基础”,李哲表示。


  胡同里的老人们

  “这儿之前特热闹,胡同里跑的都是小孩儿,一到饭点儿,就能听到此起彼伏招呼孩子回家吃饭的声儿。饭菜的香味儿顺着巷子能飘出好几里”,在胡同里长大的赵奶奶今年已经80多岁了。最近十几年,眼见四合院里各家各户都装上了防盗门,街坊邻居们一个个搬走,房子几经出租,每年都能见到不同人,她的心里还挺不是滋味。

  “胡同改造治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软性的治理修缮很关键”,李哲表示,“不管是做养老、文化、便民等转型,如何让胡同的居民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居民参与到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中来,把人留住很重要”。

  “胡同修缮应该“老树新枝”,而不应该把老树拔了重新种。居民应该有文化自豪感,不管是老北京人还是新北京人,能够宜居的在胡同里延续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李哲坦言。

编辑: 王丹蕾
关键词: 北京;老胡同;四合院;修缮保护

北京老胡同数量50年减半 修缮保护缺乏专业准则

顺着广安胡同向东拐到校场口小八条,有一座四合院。几十年前,这里是胡同里热闹的蜂窝煤厂。十几年后,伴随着城区“无煤化”,这座老煤厂已经转型成一座“养老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