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名校优秀硕士毕业生考上事业编被单方面解约 疑因身体缺陷

2017-08-01 14:26:00来源:央广网

王木木研究生毕业时 受访者供图

王木木的优秀毕业研究生证书 受访者供图

王木木参与撰写的咨政报告被陈锡文批示 受访者供图

  央广网北京8月1日消息(记者孙冰洁)7月10日,华中师范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王木木(化名)在本该入职的时间,突然被用人单位通知“解约”。这次“被失业”所带给他的,不仅是突如其来的谜团与困惑,还有求职之路上处处碰壁的挫折与打击。

  这一切,似乎都与他的“身体缺陷”有关。

  已签订就业协议 却遭遇“职位取消”

  如果一切顺利,华中师范大学的应届硕士毕业生王木木,应该在七月离校后,进入广西崇左市政策研究室,正式开始自己的工作生涯。

  工作是一早就定下的,去年12月,通过一系列考核,王木木与崇左市政策研究室签订《崇左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协议书》,成为该单位拟录取人员。

  

图:王木木与崇左市政策研究室签订的协议书

  此后的半年里,王木木也参加了一些面试,有的已经到了最后环节,但考虑到已经与崇左签约,王木木最终放弃了这些机会,安心等待毕业后入职。

  然而,7月10日的一个电话,打破了这一切。

  这天,身在湖北老家恩施的王木木,有些焦虑地拨通了广西市崇左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崇左市组织部人才科”)的电话,询问具体入职时间。此时,据毕业离校已经十多天,他的同学大多都已陆续开始上班,王木木始终没有接到任何入职消息,他开始有些忐忑。

  电话接通,满怀期待的王木木,等到的不是确切的入职日期,而是对方的口头解约通知。

  “对方告诉我,说这个政策研究室的职位因为高层的临时决策,今年不招人了,很抱歉给你造成不便。”

  在没有给出任何实质性补偿措施的情况下,应届硕士毕业生王木木突然“被失业”了。

  面试到调档持续半年 一个电话就失业

  2016年10月,正值校园招聘黄金期,在华中师范大学佑铭体育场,王木木向前来招聘的广西招聘团投出了一份简历。

  11月,他接到广西崇左市政策研究室工作人员的电话,被告知通过简历筛选,到崇左参加面试。

  王木木要应聘的岗位主要负责重要文件起草和政策研究;时至今日,他还清楚地记得这场严肃的面试中的问题,在他看来并不难,事实也印证了他的想法。  

  面试之后大概一个星期,王木木就接到了崇左市委组织部打来的电话,面试通过,成为该市人才引进的拟录取人员。

  2016年12月26日,是王木木记忆中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天,他正式收到了崇左市组织部人才科(即崇左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办公室)寄来的《崇左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协议书》和《致拟录取考生的一封信》。

  之后,事情的发展似乎都在按程序进行。

  今年3月10日,崇左市组织部人员前来王木木所在的中国农村研究院政审;3月16日,政审通过。

  5月,经过与对方沟通,王木木将个人档案与党组织关系转到了相应接收单位。

  6月27日,离校这天,王木木称自己专门给崇左市组织部打了个电话,询问何时报道,对方给出的答复是:“让人才科联系你”。

  一切似乎都无异样。

  直到7月10日的这个电话,一句简单的“职位取消”打破了王木木的一切计划,也让这个一路优秀的毕业生遇到了求职以来的最大挫折:从最早定下工作的人,变成了“毕业即失业”。

  他隐隐觉得,这一切可能都跟他的“身体缺陷”有关。

  左臂缺失的“优秀硕士毕业生”

  单从外形来看,王木木高瘦,长相不失帅气,但也许是因为身体原因,他本人不喜欢拍照,最新的一张照片,是研究生毕业时,穿着硕士服的他手持荣誉证书,面向镜头微笑,只是左边的袖管空空荡荡。

  儿时的一场车祸,让王木木失去了整个左臂。

  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他在学业上的优秀。

  在校期间他2次获得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先后调研过全国6省10县17个乡镇22个村庄及社区,完成口述访谈资料、个案、经验材料、专题调查报告累计超过46.5万字。其中一篇参与撰写的政策咨询报告还被时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陈锡文批示……

  一系列的荣誉,让他最终在6月以“优秀硕士毕业生”的称号毕业。

  “对他印象特别深,长得挺帅,学习还好……”,曾在王木木就读的利川铜锣初中担任英语老师的陶鹏,还能回忆起王木木当年的样子。采访中,与其有过接触的不少老师在谈到他时,都赞不绝口,并附带一句:“不容易”。

  记者调查解聘原因 用人单位三缄其口

  “高层决策今年该岗位不再招人”是崇左政策研究室解聘时给出的唯一理由,但这个理由显然不能说服王木木,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被失业”事件,他认为“残疾”才是他被单方面解聘的根源。

  “因为我当时面试时是冬天,穿的很厚,他们可能没看出来;来年3月组织部来学校政审,那时天气已经暖和了,我穿的少,能清楚地看到我的这个缺陷。政审之后,他们那边对我的很多程序就慢了下来……”

  王木木认为自己明显遭遇了“差别对待”,对“被解约”的申诉也从未停止。

  采访期间,记者曾多次联络崇左市委组织部,试图了解解聘原因,但崇左市组织人才科对此三缄其口。

  “这其中可能涉及到一些就业歧视问题,我们正在协商,跟王木木沟通解决。”当记者想进一步询问解聘原因时,该工作人员没有继续解释,只向记者透露主要负责此事的崇左组织人才科黄科长正前往武汉与王木木沟通。

  “身体缺陷”究竟是不是王木木被解聘的主要原因?

  华中师范学院党老师告诉记者,崇左组织部曾经解释了解聘的理由:“是担心王木木的“身体”,可能不能承受日常较繁重的公文处理事宜……”

  记者几次拨打崇左组织人才科黄科长电话试图了解详情,但对方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已经签约的毕业生突遭解约,怎么办?

  2016年8月17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国发〔2016〕47号),《纲要》强调,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当带头招录(聘)和安置残疾人就业。在坚持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的前提下,对残疾人能够胜任的岗位,在同等条件下要鼓励优先录用残疾人。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王律师在对记者分析此案时,给出的建议是当事人双方按照签订的协议来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再走法律程序。

  王木木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崇左市崇左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协议书》第五条规定: “甲、乙双方履行本协议或因解除协议终止关系而发生争议时,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若双方不能协商解决的,可像崇左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随着更多力量的介入,协商似乎也在起作用。经由学院、学校与崇左市组织人才科的多次沟通后,崇左方面最终给出了两个选择:一个是让王木木继续回到原来应聘的政策研究室工作;或者到崇左市残联提供的某岗位任职。

  对话王木木:“被失业”后的艰难抉择

  眼下,王木木只要同意崇左再度“返还”的offer,依然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失业”难题,安抚家中父母。

  他出身于湖北利川农村,父母皆为农民,没有能在当地提供帮助的人脉,直到几天前,才将定好的工作“丢了”的事告诉二老,谈起父母,王木木一度哽咽……

  但他并不打算接受其中的任何一个选项。

  对他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被失业”,让他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工作机会;而是对用人单位的信任……

  “毕竟发生了这件事,我心里有疙瘩,很难再接受。”

  如果拒绝去崇左工作,他面临的更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在招聘大潮早已落幕的当下,找到一份工作。

  “现在应届毕业生的招聘期都过去了,我只能在等着跟下一波的毕业生一块找了。”

  从“被解约”至今的十几天里,王木木来往于恩施与武汉之间,除了处理被退回的档案和组织关系,他还投出了几十份简历。

  7月末的一天,他接到了成都某公司的一封面试通知邮件,在连续几次因为身体原因面试无果后,他拨通了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电话,如实告知了对方自己手臂的情况。

  如他预期,自己再度失去了一次面试机会。

  接连的挫折似乎也在消磨王木木的信心,这个最初一心只想通过人才引进进入体制内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在“被失业”的半个多月里,一次次地降低自己的求职门槛。

  在一次从武汉返回恩施的旅途中,一天没吃东西的王木木有些颓丧地告诉记者:“再看看吧,有哪家愿意要我,就去哪吧。”

  这天深夜,他更新了一条朋友圈:在讲述了自己因身体缺陷而被拒之门外的求职之旅后,他不无自嘲地写:虽然这条路很难走,这种方法(电话告知对方身体缺陷)也很粗暴,但也不失是个为自己省钱的方法。”

  (文中王木木为化名)

编辑: 李江雪
关键词: 毕业生;残疾;工作;节约

名校优秀硕士毕业生考上事业编被单方面解约 疑因身体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