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经济攻坚十问 | 转型“职业化农民”的老乡们 致富路该怎么走?

2017-03-15 11:12:00来源:央广网

  【核心提示】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三五”实现了良好开局。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经济能够稳住很不容易,出现诸多向好变化更为难得。 “精准扶贫,老区会有啥新变化?”“共享经济还会怎样改变生活?” “看病贵、看病难解决了吗?”“为企业减负后,小微企业感受到了吗?”……随着改革逐渐进入攻坚期,中国经济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应对?针对当下中国经济的热点话题,央广网记者采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众多专家学者,汇聚他们针对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的建议,展望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

 

  央广网北京3月15日消息(记者 王晶)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曾有业内人士提出“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的这一说法。那么,拥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到底该如何化解“谁来种地”之忧?中国未来究竟来靠谁搞农业现代化,支撑起13亿人的“饭碗”?

  “信不信?以后大家会抢着当农民!”今年两会期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要把“农民”从身份称谓回归职业称谓,而且要让它成为一种很多人愿意干的、令人羡慕的职业。

  去年,辽宁省绥中县农机大户曹晓华父子通过土地流转,承包1000多亩耕地,一年下来,仅农机作业服务的纯收入就近10万元,农民职业化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农业集约化生产方式的需要。

  如今,像老曹一家这样的职业化农民,我国有近1272万人,他们在经历从“老农人”到“新农人”身份变革的同时,国家也表明了这样的态度: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在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中明确提出,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增收渠道,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教育培训发展相关规划,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据今年农业部1月统计,到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将超过2000万人,如何才能够让这些新型职业化农民群体收入有的“新”变化,成为今年两会期间农业界小组讨论的焦点。转型“新型职业农民” 老乡们的致富路该怎么走?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建军。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建军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

  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身份变了

  10年内“无人种田”之忧或加剧 中国需要农民职业化

  记者:新型职业化农民到底啥样?它与过去的“传统”老农民的区别在哪?

  刘建军:职业农民的核心特征就是以务农为职业,不再是以兼业化、自足化、副业化特征的务农,甚至因某些原因弃业(撂荒)、仅仅生活在农村的传统称谓的“农民”。

  他们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收入水平类同社会其它职业的一代“新农人”,它是一个有尊严的职业,完全不丢人的。但是,现在到农村调研会发现,其实地地道道的新型职业化农民还是非常少。

  如今,我国城镇化进程趋势仍在继续推进,十三五规划指出,要让每年有超过1600万的农民工拿到城市户口,这样就导致待在农村、专门务农的人越来越少,而留在农村的人口往往由老人、小孩,还有照顾家庭的留守妻子构成。但是,现在农村60、70多岁的老人们,根本无法承担繁重的农活,而下一代出去念书的孩子基本上返乡的人很少,即使有外出务工的农民返乡,回来还是做工的人多,种农田的人少。

  我认为,或许在5到10年之内,中国“无人种田”之忧可能会加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必须加大力度培育职业化农民。

  记者:“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称谓因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而进入公众视野,至今已有5年时间。当前,新型职业化农民在农村发展现状如何?

  刘建军:如今在农村,职业化农民已初见雏形。每年4到5月,到了小春作物收获期份,在南方农村就会看到有很多北方南下的农业采收机械车队浩浩荡荡,从最南边开始先收割,从小麦到油菜,一直往北收获再回到家乡,半年过去了再到北方来,秋收时再度南下,年复一年。

  2014年,农业部便开始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并确立了一批试点示范县。早一些的,如成都市,2011年已开始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现已培育一万多名此类人才。

  目前,全国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村创新创业,创办公司、家庭农场、专合社等,在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或脱贫奔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地探索创新了很多支持政策,在创业专项补助、设施和农机补贴、培训或提升学历补助、社保养老、贷款贴息等,获得认定资格的新型职业农民都能得到更多的优惠。

  但整体来看,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数量还不足以成为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主力军。

 

  钱包鼓了

  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并不比打工低 部分人还成了致富典型

  记者:由传统老农民,到转变为新型职业化农民,身份的变革是否能使他们的收入会发生新的变化?

  刘建军:农业要成为“受尊敬的、体面”的职业,就必须有相应的社会职业收入,否则收入不稳定,就不能称其为一个职业。

  我们在多地调研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对年收入的期望值是5万元,而农业职业经理人因经营面积大、组织生产难度高,资金投入量和风险加大,期望的年收入是不低于10万元。

  而同传统老农民比,这批“新农人”选择项目和品种更准,经营规模更大,科技的学习掌握能力更强,联系市场更加紧密。我们实地调研和访谈证明,实现这个职业收入是完全可能的,很多人超过这个收入,成了致富的典型。

  正因为这样,近年吸引了不少大学毕业生和城镇人员也加入到农村创业队伍。有这个收入,农民就不必异地打工,减少分居生活成本,还能很好地照顾家庭。家庭成员也能成为其职业的帮手,减少雇工投入。

  记者:从国家、农民角度来讲,怎么做才能实现新兴职业化农民增收的最大化呢?

  刘建军:如今,农村还存在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专业合作社专门由几个人组成的植保服务队,以此为营生,为别家田地打农药。由于农忙时节部分外出务工的人员无法请假回家务农,这些职业化农民就可以以盈利为目,帮助部分农民收割。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呼吁国家要加大引导和扶持,及时总结、规范、推广先进经验和模式,围绕现代农业和新型职业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的力度。但是在这同时,新型职业农民也一定要重视科技、依靠科技,防止选项不当、技术失误和市场风险,要注重从优势特色、质量安全、节本增效上突破取胜。

 

  “农改”路宽了

  “经营明天的农业”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念”什么样的“经”?

  记者:今年代表委员重点关注“农业生产该种什么、如何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干?”那么,在这期间,新型职业化农民的发展是否也会面临瓶颈?

  刘建军:当前国家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对新型职业农民“经营明天的农业”来讲,是一个绝好的机遇。他们的创业思路、经营方向、工作重点和市场营销,都要围绕这个新机遇来谋划。

  但是,我认为当前的确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统一规定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时间过短(1~2周),难以培养出合格职业人才。例如,混编组班,有限时期内接受不同专业授课,难以满足班上某些职业方向的学员求学需求,有的办班季节或地点不当,难以提供学员实训条件,以及考核颁证后跟踪、服务不力或创业政策资金不到位,部分学员放弃务农另谋他业等等问题,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

  记者:如何就地合理培育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发达国家农民职业化程度高,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

  刘建军:一些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等地区,他们采取的是多层次持续培育机制。在台湾,技术学院利用寒暑假举办一些短期农业技术培训课程,甚至研究生级的高级课程,供农会的技术骨干们提高技能水平。在欧洲,公立的高等学校是开放性的,课表公开展示,农民以及市民均可免费选学听课。

  因此,我建议,各地应充分发挥高校、职院、各级电大的系统培育功能,举办职业农民培训班、提高班、学历教育班。鼓励科研院所接收学员跟班、兼职、进修和专题研习先进实用优新成果转化。

  同时,对确有培养潜力和前途的人才,还可借鉴MBA、高级总裁班等“精品班”培育模式,培养一批高层次杰出职业人才队伍。

编辑: 张佳琪
关键词: 中国经济;攻坚十问;新型职业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