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两会人物】“保安”代表朱良玉:5年履职只为基层代言

2017-03-14 22:4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记者 高艺宁 王晶)“代表您好,这是您的代表证。”随着一声亲切的问候,2013年3月3日上午9点半,朱良玉佩戴好代表证,开始踏上第一年的履职之路。朱良玉至今还记得,他是当日第一个现身报到现场的人大代表。

  时隔4年,2017年3月13日,央广网记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北京团驻地,见到了朱良玉。迎面向记者走来,朱良玉西装笔挺,精神抖擞,面对记者侃侃而谈,思路清晰。让人想不到的是,朱良玉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基层保安,他也是保安群体中唯一一个全国人大代表。

  “干保安24年,我从没离开过岗位。”

  1993年,出身农村的朱良玉从山东老家来到北京,至今已有24个年头。在这24年里,朱良玉一直从事着保安工作,“没有换过行业,更没有离开过单位。”

  北京西三环附近一个小区的地下室,是朱良玉和他的保安兄弟的宿舍和办公室。在朱良玉20多年的保安生涯里,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保安”代表朱良玉生活了24年的地下室 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从普通保安,到保安服务公司总经理助理,在这仅有30平米的地下空间里,记录下了他的奋斗轨迹。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 “全国优秀保安员”、 “全国敬业奉献身边好人”……

  24年来,大大小小的各类奖项朱良玉拿了差不多30多个。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从事保安的生涯里,既有被人误解的孤独,也有冒着生命危险挽回经济损失的喜悦,但无论怎样,他都不会离开这个他所热爱的岗位。

  2013年,朱良玉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刚刚当上代表,朱良玉既紧张又兴奋。“当时我特高兴,觉得当人大代表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

  “代表您好,这是您的代表证、会议材料和代表手册。”随着一声亲切的问候,2013年3月3日,朱良玉佩戴好代表证,开始了他的履职生涯。

  “以前把保安当工作,现在把保安当事业”

  “我是谁的代表,我该为谁代言。”朱良玉说,从当上代表那天起,他就时刻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作为一名老保安,我对保安行业最了解,感受也最深。”刚当上人大代表,朱良玉最先想到的是为保安兄弟说话,“发出来自基层的声音。”

  朱良玉的第一个建议便与保安行业有关。2013年,朱良玉递交了《关于促进保安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建议》,针对保安行业待遇低、门槛低、素质低、流失率高等问题,他呼吁国家发改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保安服务指导价,并建议劳动、社保、税务、工商、民政等职能部门对保安行业给予更多关注、更多政策倾斜。

  “保安苦,保安难,当保安还要交1000(押金)。”在安徽宿州调研时,朱良玉听到了这样一句顺口溜。 “当时我问了一个保安,一个月能赚多少钱?他答,2000。还抱怨说,下辈子再也不要当保安了。”2014年,在朱良玉履职的第二年,他提交了一份关于“提高保安待遇”的建议。

  从2013年提出《关于促进中国保安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到4年后的今年两会,提出《关于修改完善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建议》和《把保安服务业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建议》。在朱良玉看来,这些年他的建议内容是“从点到面”的过程。“随着履职经验不断丰富,以及调研工作不断深入,自己考虑问题也更加全面、系统。”

  “以前我把保安当成一份工作,当上代表后,我已经在把保安变成一个事业来干。” 朱良玉说。

  “我是农民工代表,我要为农民说话”

  “我是农民的儿子,也是农民工代表,我对农村和农民的感情最深!”朱良玉告诉记者,一有机会下农村,他都会扎进田间地头,关注农民农村的事儿。

  在履职的5年时间里,朱良玉心系农民,提交了多篇与“三农”相关的建议,如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帮扶农村青年电商创业、解决农村人口就业性别歧视等。

  其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让朱良玉尤为关切。“留守儿童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如果留守儿童的问题今天我们不热切关注,将来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补救,恐怕也为时已晚。”

  2014—2016年,朱良玉连续三年都提出了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建议,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群体。

  令朱良玉欣慰的是,随着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以及农民工就业观念的转变,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正不断减少。

  “2013年,在我履职的第一年,当时的数据显示,我国留守儿童人数是6000万,也就是说,6个儿童中,就有1个是留守儿童。而今年,我在调查时了解,我国留守儿童还剩下902万,这意味着,现在每70个儿童中,仅有1个留守儿童。”

  履职5年,朱良玉见证了一项项农村优惠政策陆续落实,看到了农民生活蒸蒸日上。亲历这些改变,让朱良玉很是宽慰。

  

  人大代表朱良玉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 央广网记者 韩靖摄

  “一年有3个月都在外面搞调研”

  2013年至2017年,朱良玉共提交了76篇建议和1份议案。朱良玉说,对他而言,一篇建议从调研到落成文字,再到最终成型,递交全国人大,最长要花费一整年的时间。

  “我一年有3个月的时间都在外面搞调研。”朱良玉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脚步一定得踏实,不调研、不深入基层肯定是不称职的。

  朱良玉告诉记者,五年间,他跑过全国大大小小四五十个城市。在安徽宿州、山东滨州,河北沧州……无论是城市街头,还是田间地头都留下过朱良玉的身影与足迹。用他的话说,调研工作就像“走长征路”,行程紧张而辛苦。

  在朱良玉看来,除了肯吃苦,做调研更重要的是“扎实”。

  朱良玉向记者举例道:“在做保安人员结构的调研时,这些保安都来自什么地方?在做保安之前都从事什么工作,退伍军人、武警、陆军还是消防?他们是在什么行业做保安?在金融行业、商场还是社区?从年龄结构来说,从18周岁到50多岁或者60多岁,各占多少比例……这些问题我都要搞清楚。”朱良玉说,调研一定要细致,在考察每个情况时,要反复调查,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这样提出的建议才经得起推敲。

  履职人大代表的五年,朱良玉一直为基层百姓鼓与呼。令他欣慰的是,自己的很多建议都从“梦想变为了现实。”

  朱良玉掰着指头向记者盘点,“保安服务业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细则,保安的社会地位提升了;设立袭警罪,写入了刑法修正案(九);关于保安行业‘营改增’后征税的建议得到财政部的采纳……”

  如果没有继续当选,明年将是他履职的最后一年。除了收获,朱良玉的心里还有一丝不甘:我不是全职代表,还要兼顾工作。没有更深入的调研,把更多老百姓的需求反映出来,多少还是有些遗憾。

编辑: 付若愚
关键词: 两会人物;“保安”代表朱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