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周,我国两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二期合并的临床试验许可,成为首批获得临床研究批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加上此前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至此,我国已有三款疫苗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病毒无国界。自疫情发生以来,在快速分离病毒毒株、加速药物研发、部分疫苗品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等工作中,科技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人们期待着药物能如一把利剑,直插病毒要害;疫苗如一件安全罩,让病毒无法近身。科技每取得一项新突破,战胜疫情就多一份底气与信心。

  抗击疫情,也是与病毒赛跑。自抗疫以来,各路科研团队顽强奋战,分析、判断疫情,追踪病毒来源及途径,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短时间内取得了积极进展。确诊人数减少、治愈率提高的背后有着无数科技人员的身影,每个新产品的诞生都浸透着科技人员的汗水。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疫情没有结束,战斗还在继续,时不我待,加快防疫抗疫“先进武器”的研发力度,奋力攻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方能为抗击疫情提供最锐利的武器。为此,科技抗疫更为急迫和重要。

  科技防疫抗疫事关整个大局,需要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把其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开通“绿色通道”,在保证科学、安全的情况下加快审批流程,让科研工作者能够集中精力不断攻破新的难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支撑,为人民群众长远利益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科研攻关也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不能“闭门造车”。这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国多点发生,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凸显。无数人选择紧紧站在一起,结成抗击疫情的命运共同体。疫情之下,休戚与共。科研目标完成速度越快,抗疫付出的代价就越小,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疫情。我们有理由相信,科技抗疫无疑会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抗疫斗争注入信心,也将给全球抗击疫情带来希望。(央广网评论员 孙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