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4日消息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调车技术比武看大同站,大同站调车技术比武看西二场,称霸调车技术比武的“武林盟主”,从大同站一路向西就是西二场。

  在金庸先生的笔下,他这样的人物就是一个“武痴”。他的武功秘籍是17年不离身的业务书籍,用制动员刘晓瑞的话来形容“武痴”兜里的武功秘籍,油渍麻花黑不溜秋,书页儿翻的还打着卷儿。他就是被大同站西二场车间上上下下美誉为钻研技术业务的“武痴”,带领一批又一批职工取得技术业务“真经”的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唐三藏”——庞学士。

  大师兄“修道”之路

  “孙行者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掯勒我?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关,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

  温子龙,大西二车间乙班值班站长。是庞学士没有行“拜师帖”的徒弟,从钻研技术业务的成就来看,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兄”。

  要说温子龙获得的荣誉,做成旗幡能插满“花果山”。这样检索或许更简略一些,多次代表车站参加路局各类比武大赛,因成绩优异,屡获第一,被评为路局“技术能手”和三晋技术能手、路局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被路局挂牌“温子龙技能大师工作室”。

  2007年,头一年参加车站技术比武的温子龙就拿下了制动员第一的成绩。“也不是我学的多好,也许是那年都没当回事儿,让我钻了空子”。面对这个“第一”,温子龙的谦逊劲儿像极了他的“师傅”庞学士。

  接下来就是参加两年的路局技术比武名落孙山,这两年是咋走过来的,温子龙用“当头一棒,浑身发软,灰心丧气”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老天是公平的,给你关上一扇门,同时又给你打开了一扇窗。也就是在参加路局制动员技术比武的过程中,温子龙和参加路局连接员技术比武的庞学士近距离的接触了。面对被打击蔫了并一度想放弃的温子龙,庞学士向大哥哥一样,教温子龙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从此以后,只要看到温子龙闲着,庞学士就一句话“学吧、背吧,总会有回报的”。

  当温子龙在第三个年头拿下路局制动员技术比武第一名时,庞学士蝉联了路局连接员技术比武的第一。从这时开始,温子龙说“就像上楼梯一样,庞学士上一个台阶,我也跟着他上一个台阶。一直比到2013、2014年”。

  “因为前两年在路局都没有拿上名次,要是我自己也许早就放弃了。走到这一步,也是师傅庞学士拧着的结果”。这是温子龙发自肺腑的。

  二师兄“学业”之艰

  “背哪了,背第几条了,背多少字了?来吧考考你吧”。制动员刘晓瑞在学校是学电务信号的大专生,他不怕实作,最头疼的就是理论学习。

  背规过不了一万字是出不了徒,是不能单独顶岗的。刘晓瑞的“拜帖”师傅是肖剑,肖剑背规一口气能背五万多字。可这个徒弟刘晓瑞看到文字就头疼,用刘晓瑞自己的话说,让我背,你还是让我睡会觉,要不你就杀了我吧。

  所幸的是,刘晓瑞碰上了这个车间的调车长庞学士。“他硬逼着你背,天天催,天天让你背,天天在你耳边唠叨。第一次考试三千字都没背下来,临出徒最后一次终于磕磕巴巴背会了一万字,要不是庞调,这出徒可就难了”。这是刘晓瑞深刻的体会。

  不过出了徒的刘小瑞,并不代表他就爱背规学习了。7月份团中央、总公司铁道团委联合举办了《振兴杯网络答题竞赛》。

  “答了没?怎么还没答?得了多少分?”刘晓瑞让庞学士催的都快哭了。“我是真不想参加这些,我就是想睡觉,就是觉得参加这个没用”,刘晓瑞说起刚开始答题的那几天,24岁的他脸上的皱纹都拧在了一起,仿佛在宣泄着被逼迫的情绪。

  早晨8点上班到晚上8点多下班总结点名,凌晨2点30分还要起床准备上后夜,利用晚上9点到11点的间隙还要答题。答吧,实在又累又困,不答吧,已经坚持了挺长时间,庞调天天催促着答吧、答吧,感觉就像掉到坑里爬不出来了。

  刚开始答题只有五六十分。到后来就步入正轨了。9月30日最后一天答完题后,刘晓瑞截了一个长图,把自己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的成绩截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从参加答题的几千人中名列前20名,那种感觉就像买奖券中了彩,天南地北的同学都给他留言,说他是坐火箭上去的,简直不可思议。

  参加完三个月答题比赛的刘晓瑞这样说:过去一听防寒过冬考试我就头疼,一听到抽考我就双手合十,嘴上振振有词地祷告,祈求千万不要抽到我,只要没抽到我,就算过年吃饺子了。现在面对考试,两个字——随便。

  “五圣”修成正果之道

  一年年含辛茹苦经冬夏,几万里风霜雨雪处处家。取来了真经,回返我华夏——摘自《西游记》取经归来。

  一个全路几千人参加的《振兴杯网络答题竞赛》,西二场车间进入前100名的就有8位,而其大多都在前30名行列中。

  说起这个成绩,刘晓瑞、刘昌嗣等一众人都说没有庞调,取得这个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难解的题,庞调要么截图、要么手抄回去。翻阅大量资料,寻找答案,然后总结出各类难题,逐题讲解,基本上每周都总结出一套题。

  “置身事外的人不会知道答题的乐趣,更不会知道这个过程对自身业务素质提高的作用”。参加完答题的二场车间职工刘昌嗣、王艳斌这样说,

  直属站最低职名是制动员,要干到调车长必须先过连接员这关,而车务段的最低职名就是连接员。差距从起跑线就拉开了距离。

  面对这样的差距,刘晓瑞坦言,我的同学分到车务段的很多,起步职名就比我高,但我们这里的先天优势是他们永远无法比拟的。客货车连挂、看闸盘、看关门、控制调车机速度,执行一度停车等等特种车的作业方法好多地方永远也接触不到,在我们这里换长不一样,车型、车种不一样,在二场干完了啥都能见到,可以说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刃样样精通。

  和繁华的都市只有一墙之隔,除夕夜是最难过的,扒在扯皮上,听着噼噼啪啪的声声爆竹,看着墙外的烟花绽放,想着家家户户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团圆饺子,有时眼泪会情不自禁的掉下来。

  有一年,快零点时,墙外的爆竹震耳欲聋,什么也听不见,领导说暂停10分钟作业,等爆竹稀疏后再干。你知道顶着严寒,矗立在冰冷的车厢旁边,耳听着爆竹声声,眼看着烟花似锦的感受吗?温子龙说这些的时候鼻子有点酸酸的。

  苦吗?刘晓瑞说,直到今天我也觉得挺苦的,为了防烫伤,三伏天长衣长裤带着皮手套作业;为了上下车动作灵活,三九天再冷也不能穿的太厚影响作业中的动作。可是,想一想庞调,无论什么时候休班,只要下雪他就会第一时间赶到作业现场,这样的付出这样的辛苦,慢慢的也就释然了。

  刘昌嗣、王艳斌都有当兵的经历,一个是仪仗兵、一个是火箭军,军队讲的是传承,传承已经深入了骨髓。用他们的说:入路到了大同站,我们不知道站长是谁,但我们知道大同站庞学士是谁。庞调就是大西二场的一个参照物、一面旗帜,也是传承的象征。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庞学士不是官儿,但庞学士在引领车间工友们学习技术业务上,比唐僧的“紧箍咒”都灵验。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二场17年的共产党员庞学士不但是“武痴”还是“师祖”,无论有没有“拜帖”,签没签师徒合同,工友们都说他是自己的师傅。扶上马送一程,工作经历中有庞学士这样的师傅是一种幸运。

  西游记第一百回《径回东土五圣成真》,唐僧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封为斗战胜佛;猪悟能封为净坛使者;沙悟净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封为八部天龙。

  王艳斌、刘昌嗣、肖剑,这是第几批修成的弟子,庞学士也分不清了,他只记得这是新一批的技术骨干,比武的技术精英,在去年车站和集团公司的背规比赛中获得了一、二名的成绩。肖剑由制动员走上了信号员的岗位,王艳斌、刘昌嗣由制动员晋级为连接员,温子龙走上了值班站长的岗位。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刚刚入路的一个多月的大学生王小兵、李瑞峰,已经学会了书不离身的学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