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旅游 > 滚动新闻

央广网

林则徐故居发现宋明清遗物 将调整修缮设计方案

2016-09-12 13:53:00 来源:福州晚报

  ■首席记者 綦芬/文

  记者 陈建国/摄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宅与祠之林则徐故居二期修缮工程最近进行考古勘探,弄清了故居建筑原状,并发掘出宋代陶水管和明清铭文砖等遗物,为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提供坚实的勘测基础。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鼓西街道文北路的林则徐故居。在故居“七十二峰楼”后,记者看到,已消失的主落门头房及一进、二进(局部)的空地上,考古发掘的探沟已经大部分覆土。但现场还裸露着考古清理出的陶水管、石砌暗沟等遗迹。

  林则徐故居建筑群坐北朝南,由西向东依次为霈霖居宅(林则徐弟)、主落、花厅(揖斗楼)。这片宅院是林则徐父亲林宾日和林则徐在清道光年间购买的。

  故居损毁严重需要查清原状

  林则徐故居为何要进行考古勘探?

  据林则徐纪念馆工作人员邱守廉介绍,水患、火灾及后期多次大规模改建,基本上破坏了林则徐故居。

  故居现仅存主座二进、三进(七十二峰楼,为林则徐藏书楼)以及东侧的揖斗楼。2003年,一期修复了七十二峰楼,现准备二期修缮。

  为了弄清故居主落门头房及一进、二进主座的原有状况,8月初开始,市考古队配合林则徐纪念馆,对故居主落南段的空置地进行20多天的阶段性考古勘探(清理)。

  考古发现宋代陶水管

  市考古队布下7个考古探沟,勘探面积240平方米,自上而下逐层清理,从现代地层、明清地层,勘探至清代林则徐故居建筑基础,局部还解剖到宋元地层及其下的淤泥层。

  据考古人员介绍,遗迹分为三期。

  宋代遗迹,发现四节红色陶水管,残长1.4米,管上都有一小孔。陶水管汉代就有了,这里发现的宋代陶水管与汉代的形状差不多。

  清代遗迹主要为清代建筑基础,共有墙三道,路一条,天井两个。地层出土了较多的明清时期青花瓷片、少量铜钱等。在故居西侧围墙上还卸下一批明清时期的灰墙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墙砖是当时流行的铭文砖,砖面有“福寿”“康宁”等字。

  现代遗迹主要指1948年水灾后的改建,主要发现了三道水沟,都用现代红陶水管套接,每节长51厘米,直径22厘米。

  考古基本查清故居平面布局

  市考古队领队张勇介绍,1949年以后林则徐故居破坏很严重,通过考古基本弄清了故居原来的平面布局、平面范围以及故居中轴线,探明了故居主落南段遗址范围内确实存在明清时期的基础,其遗留的平面布局与历史记载相吻合。

  发现了宋元地层及宋代陶水管,由此可见,在宋代,林则徐故居一带已经是建筑区。宋元地层下是较厚的淤泥层,没有清到底。故居就在西湖边上,原先西湖水面大,以此可以推测在宋代以前,这一带可能是西湖的一部分,至少也是水面。二进存留相对较多,可确认二进是穿斗式构架硬山顶的明代后期建筑。

  “我们将根据考古勘探结果,对原有的二期修缮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待方案通过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后,修缮才可动工。”邱守廉说。

编辑:宋雪

关键词:故居;修缮工程;林则徐纪念馆;穿斗式;设计方案;宋代;遗迹;遗物;考古勘探;硬山顶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朱婷成家乡骄傲 乡亲赶三十里路与其故居合影(图)

中国女排获得奥运冠军后,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赶来朱婷家大门外,拍张照片留作纪念。尽管朱婷老家大门紧锁,但是朱家院墙外大树上挂着的横幅,无声地向来人诉说着这个小村庄的荣耀。

2016-08-23 15:30:00

闻一多故居成幼儿园遭疑 幼儿园办学更早故居或更名

闻一多故居成幼儿园遭疑 幼儿园办学更早故居或更名,本报17日报道了闻一多故居变幼儿园的报道,不少市民质疑闻一多故居既然是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何又成为幼儿园。近日,五华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徐世昌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幼儿园在西仓坡6号的时间的确要更早。

2016-07-21 10:31:00

走进黎巴嫩 纪伯伦故居成为文学风情旅游之最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吴富贵】酷暑骄阳下的贝什里,位于黎巴嫩北部临海的圣谷。世界文学巨匠、黎巴嫩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纪伯伦的故居就坐落在这崇山峻岭之中的如画风光里。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书籍都是中国专家、学者、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送给纪伯伦故居博物馆的礼物,如今这些都已经成了中黎两国在文学交流领域的友好信物。

2016-04-14 10:38: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