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旅游 > 滚动新闻

央广网

美丽乡村的“垃圾哀愁”

2016-02-28 11:00:00 来源:南方日报

  城里人总羡慕乡村悠闲舒适的生活。这几年来,乡村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发展得越来越好,大量的农家乐、渔家乐,以及大量的社会资本纷纷涌入农村,欲将具备一定旅游资源品位的乡村打造成休闲度假目的地。而笔者这个春节在返乡过年的几天里,也确确实实看到了一些乡村附近,建起了一处处的农家乐。然而,在不少朋友的抱怨声中,似乎越来越不能适应乡村的环境,尤其是“垃圾围村”的可怕景象。在笔者的家乡,也处处可见村口的垃圾堆,有些垃圾堆更是聚集在国道省道旁,恶臭难闻。

  在除夕当天,笔者看到婶婶提着一罐煤油,朝着垃圾堆走去,将煤油倒在垃圾堆上,并点火焚烧。“实在是味道太重了,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大扫除,垃圾更多,烧一下起码过年几天不会太臭。”在笔者走访过的十多条乡村中,均不同程度存在着这样的情况,纵使有人怀疑乡村出现的“垃圾围村”现象不普遍,但是局部存在是肯定的。儿时的蓝天白云、夕阳晚霞依然好好地出现在乡村的上空,但是儿时清澈的小溪却已不再。在笔者的印象中,以前的乡村都是泥泞小路,家家户户几乎都养鸡养鸭,甚至养猪养牛,路上会时不时有家禽家畜的粪便,但是并不会出现垃圾成堆。

  而现在,村道都是水泥大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都有卫生厕所,除了鸡外,也不再见到猪牛到处跑,为什么反而垃圾成堆了呢?笔者在观察时发现,基本上所有的垃圾堆中,厨余垃圾占据了一半,生活垃圾占了另一半,而且并没有分类,杂乱地堆放在一起,很多塑料袋里面,都是当天的所有垃圾混装,剩饭剩菜、果皮、废纸等等,都在一个袋子里。笔者了解后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的剩饭剩菜——正确来说应该是厨余垃圾,都可以给家禽家畜食用,但是现在的乡村家庭,除了养鸡外,很少再养其它,即使有,也是猫狗等动物为主,大量的厨余垃圾无处消化,只好当成垃圾扔在一处,恶臭往往就是厨余垃圾发酵后散发出来的。

  以前的生活垃圾也少,水果吃得少,但是现在,果皮也成了垃圾的一大来源,而随着家家户户有卫生厕所,厕纸又成了一大垃圾来源。此外,扫地出现的垃圾,家具更新换代出现的大件垃圾,全部都丢弃在同一个垃圾堆,造成垃圾难以清理,更别谈分类。垃圾成堆后为什么没有人管理?这涉及到的问题更复杂,清除垃圾需要成本,但是大多数村民并不愿意承担这一部分的支出。政府曾经派人督查,见到有人往马路边倒垃圾立刻制止,但是监督的人不可能24小时都在,以前白天倒垃圾,现在改为晚上倒垃圾。

  垃圾围村已经成为粤西很多乡村的难题,政府拉沙填平,几个月之后又再堆成小山。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行动颇多,为何都不见成效?在聊天中,笔者发现,很多村民并不认同目前的垃圾分类方法,太复杂,厨余垃圾、生活垃圾、有害垃圾……根本搞不懂,“厨余”这种文绉绉的字眼,村民根本不懂,说剩饭剩菜不行么?而在管理上,政府监督始终不如村民互相监督好,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促使村民自觉,并且愿意互相监督?这道难题不破,“美丽乡村”始终还是困难重重。

  蔡华锋

编辑:安红丽

关键词:垃圾分类;乡村旅游;厨余垃圾;厨余;生活垃圾;剩饭剩菜;卫生厕所;农家乐;互相监督;养鸡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成都40万家庭今年垃圾要分类 你家会参与吗?

记者从4月8日召开的成都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即日起,成都正式在全域推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年内,中心城区和各区(市)县城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物管小区、非物管小区和城市综合体其覆盖率将达10%以上,约覆盖40万户家庭。今年成都还将率先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及其它社会办学机构,工业企业,大型商场、城市综合体等商业企业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2016-04-09 09:04:00

浏阳倡导垃圾分类 志愿者变废为宝制作"垃圾"艺术品

浏阳倡导垃圾分类 志愿者变废为宝制作"垃圾"艺术品,(协会志愿者联络民间艺人上门创作,将从村民手里回收来的普通垃圾制成工艺品。)  (由垃圾制成的艺术品在浏阳市金刚镇石霜村的道路两旁随处可见。从去年开始,长沙市青山绿水环保志愿协会以石霜村作为试点,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减量,并为他们配备了垃圾分类柜。

2016-03-28 23:16:00

垃圾分类试点推行16年沦为一纸空文 环顾海外垃圾分类经验

从2000年6月起,我国在北京、上海、南京等8个城市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试点。至今试点已经推行了16年,有的地方已成为“一纸空文”,有的虽然出台了各项措施引导垃圾分类,但效果不明显。盘点国外垃圾分类措施。

2016-02-02 13:35: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