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的一副震撼画面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2010年9月17日,临近中秋佳节,一场小雨让诺大的北京陷入堵车风暴。北京市拥堵路段峰值超140条,刷新采用限行措施以来最高纪录,全城的车辆都在一点一点的挪动着,刺亮的车灯加上引擎的轰鸣声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震:北京怎么了...... 除了北京之外,堵车的痛苦,迅速席卷了全国各地,从9月底到10月初,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到济南、南京、成都等二线城市甚至一些三线城市,相继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状况,全国主要城市即将进入一个整体性交通堵塞的时期。 “堵车”它影响城市进程,影响我们每一个城市人的生活。面对困扰中国各大城市的堵车一事,作为城市一分子的我们该怎么想怎么做?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有治还是没治?事实证明,靠交警、增加道路密度、建设立体交通、车辆限行等等办法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那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之策,必须弄清根源,从根子上探究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才能真正治标。 |
|
堵!堵!堵!城市交通拥堵越演越烈。身在北京就要学会面对这拥挤的交通!哪些原因造成交通拥堵?
A、车太多车流太大。 B、路况不好 道路设计不科学。 C、交通秩序不好,人不遵守交规。 D、上下班时间高度统一。 E、地铁还不是很方便。 F、交通手段跟不上。 G、路标指代不清晰。 【参与调查】 |
大学教师杨明住在学院路,每天坐班车往返于学院路和昌平的中国政法大学,他认为“北京的交通确实堵。主要是车多,而且道路设置不合理。环路和主路之间不畅通,缺少快速通道。” |
北京大学大四的学生汪玉龙认为堵的主要原因是城市规划不合理。整个城市就像一张饼,中心是人们工作的地方,而周围是人们居住的地方,每天早上一群人涌向中心,晚上一群人涌出去,如果能在一个中心外多几个中心,可能问题会得到些解决。 |
家住昌平的刘先生有时需要往返于“城里”和昌平之间,他认为北京堵车的原因很多,最主要还是车多。其次司机自身的素质也是一方面原因,比如在八达岭高速上有些大车会占快速车道,这就导致后面车的行驶速度变慢,而未能得到及时处理的交通事故和偶尔的道路施工也会造成一时的拥堵。此外,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高峰时的拥堵。 |
在海淀黄庄工作的颜女士认为,红路灯不合理的设置可能也是一个原因。经常做919支1和345快的人更会深有体会,从六环(昌平县城)到三环(马甸)和从三环(马甸)到二环(德胜门)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曾经有一次车堵在了马甸和德胜门之间,司机说你们赶时间的话可以下车跑过去,我和一个同事就下车跑过去了,”她说,“如果有别的路线可以选择,我就会在高峰的时候尽量绕开这条路。也许多架些过街天桥会解决一些问题。” |
家住顺义的北京人王小姐今年大四,平时住在学校,目前在位于四环内的搜狐网实习。她说,“从家到单位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从学校到单位最快需要一个小时四十分钟,所以现在主要住在学校……期望以后毕业了能够找到一个离家近的单位上班,但是在顺义适合我的单位比较少。”王小姐的专业是新闻学。 |
家住四惠的李女士,每天九点之前要到位于宣武门的单位。虽然乘坐地铁距离不算远, “但时间主要花费在等车上不说,最主要的是太拥挤了。早上上地铁时,至少要等到第三辆的时候再能上车。地铁的工作人员也会狠狠地推乘客一把帮他挤上车,”她说,“不要告诉别人在一号线上你的脚是怎么放的,不然会被别人笑话死。一号线这么挤,有车谁不想开。” |
![]() |
交通部发言人何建中23日透露,城市公交管理条例已经完成初稿,正上报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公交优先发展等大的原则问题将用法规的形式给予明确。 据介绍,目前,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公交分担率在60%左右。数据显示,我国公共交通分担率不到20%,即使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不到三成。我国公共交通分担运输压力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完善便捷的公共交通枢纽站,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之间衔接不便。 对此,何建中认为,应加大公共交通建设力度,尤其是公共交通枢纽站的建设,达到陆港空的无缝对接,让更多的人愿意选择公共交通。 【详细】
|
12月30日下午14时,北京大兴线、亦庄线、房山线、昌平线和15号线一期5条轨道交通新线正式开通,至此,北京市的轨道交通总里程超过3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基本成型,专家预计,这五条新地铁线路的开通,将为北京的交通状况尤其是公共交通带来很大改善。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北京地铁运营里程由2005年底的114公里增加到目前的228公里,增长了整整一倍。北京地铁已形成了网络化运输格局,地铁已成为市民及各方来宾首选出行方式之一,也成为北京城市公共交通重要骨干。 【详细】 |
![]() |
![]() |
2011年度北京小客车总量额度指标为控制为24万个,牌照通过摇号无偿分配;外地车辆工作日高峰时段禁入北京五环;北京将新建400公里微循环道路;停车计时单位由半小时缩短为15分钟……23日,期待已久的北京交通治堵新政正式宣布实施,未来将从六大方面入手治理交通拥堵问题。 【详细】 |
![]() |
纽约 ●机动车保有量800万辆 ●应对措施:价格杠杆,非周末时间6时至18时进入曼哈顿地区,收取“堵车费” 东京 ●机动车保有量800万辆 ●应对措施:发展公共交通,区间短线公交车;地铁网络发达,多数地铁线路同台换乘 伦敦 ●机动车保有量400多万辆 ●应对措施:发展公共交通,70%出行依靠地铁;价格杠杆,进入市区交拥堵费,每车8英镑 巴黎 ●机动车保有量约500万辆 ●应对措施:发展自行车,市区设1400个租车站,提供两万多辆专供出租的自行车 |
诚然,治堵的困难显而易见,它正处于交通拥堵的历史时期。中国城市化整体进程,全国首都,千万人口,470多万辆机动车......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决定了治堵也必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困难和已有努力均不足以冰释民众的困惑,驱快蜗行牛步的车流。解决拥堵就交通建设自身而言,在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及轨道交通等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可以说,有关部门在制度上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如今治堵千头万绪,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在此倡议:文明出行、低碳出行。以自己的努力来帮助治理我们“臃肿”的城市,毕竟,治堵之行,人人有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