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一个80后,最早接触到米高梅是从一只无比聪明的老鼠和一只愚蠢而又自大的猫的故事开始的,在他们不断的争斗中,我们欢乐,我们成长。我们看到被战争所阻隔的凄美爱情终结于那座桥上,我们听到毕业生中那最经典的歌曲,我们为雨人中的兄弟情深所感动,我们被007的英雄救美所吸引。这一切的美好,始于1924年4月24日,终于2010年11月3日,留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间。
再见,TOM,再见,JERRY,再见,Mr.邦德,再见,米高梅!谢谢你曾经带给我们的感动和美好。
|
--------------------------------------------------
------------------------------------------------------- 曾经呼风唤雨,如今风雨交加。另一家娱乐巨擘狮门影业公司有意拉它一把,将其收购,但米高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拒绝了对方的收购方案,转而向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由于其主要债权人已同意将米高梅的巨额债务转化为新公司95%的股权,依据法律程序,米高梅将在未来一到两个月内脱离破产保护,进行重组。届时,将由持有其5%股份的望远镜娱乐公司创始人加里·巴伯和罗杰·伯恩鲍姆掌控重组之后的米高梅。这就像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转世投胎,也许将来观众仍然有机会看到流淌着米高梅血液的电影作品,但它毕竟已经不姓“米”了。详细>>>
|
|
---------------------------------------------------- 1948年,反托拉斯法波及电影业,制作公司被要求只管制片,不能兼顾发行和影院业务,以此避免垄断。树大招风的米高梅不得不放弃了部分业务,并减产影片,收入一落千丈。雪上加霜的是电视的诞生,它分流了大量电影观众。以至于到1957年,米高梅持续了30年盈利的局面被打破。创始人之一路易斯·梅耶的被迫离去,也给米高梅带来运营上的重创。此后,虽然翻拍成名作《宾虚》再创辉煌,但此时的米高梅已经表面风光、内里中空,在随后的10年里连年亏损。详细>>>
------------------------------------------------------ 米高梅的没落,现在看来,致命伤应该就是渠道缺失,背后没有靠山,没有传媒集团做后盾,无法打通产业链。米高梅的经济危机显然非一日之寒。探究米高梅的失败,不少人认为归结在了没有传媒集团做后盾的原因上。由于没有任何有线电视频道、电视网络或宽带管道,像米高梅这样的独立制片公司自然处处受制于人。详细>>>
--------------------------------------------------- 1957年首次亏损之后,米高梅一直没能再盈利。连年亏损的米高梅,在1970年被美国赌业大亨柯克·克尔科里恩买下。热衷于赌场和宾馆业的克尔科里恩将资金套现拿去投入赌博业,令米高梅与电影业越来越远。此后,克尔科里恩曾两次将米高梅转卖,又两次买回,使米高梅饱经磨难。2005年,索尼公司以48亿美元收购了米高梅,此时的米高梅已经身负20亿美元的负债了。此举看来似乎挽救了濒临崩溃的老牌电影王国,但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中的最后一个独立制片公司也就此宣告消失。详细>>>
|
|
---------------------------------------------------
----------------------------------------------------- 曾《读者文摘》申请破产保护。《商业周刊》被廉价出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从周刊改为双周刊,又变成一年只出十期。而《时代》周刊已变得不能再薄了。《新闻周刊》,美国三大新闻周刊之一,从2010年5月起这份有着77年辉煌历史的著名刊物身处被卖的境地。经过几个月的喧嚣,当地时间8月2日,《新闻周刊》网站称,《华盛顿邮报》公司决定将其出售给91岁的音响设备制造企业哈曼国际工业集团(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创始人西德尼·哈曼,此次《新闻周刊》的售价为“跳楼价”1美元。详细>>>
--------------------------------------------------------- 金融危机之前,美国传统文化产业就遭遇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巨大挑战。对此,各大传媒娱乐集团纷纷调整了政策以顺应数字经济下的生存环境。经济衰退的到来雪上加霜,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平面媒体成为文化产业中受创最重的部分。由于广告收入大幅下降,美国许多地方报纸的正常经营难以为继,不得不大举裁员,甚至停发纸质版和变身网络版以苟延残喘。 广告收入减少也是美国影视娱乐业在经济衰退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与此同时,通常为影视娱乐业提供投资的银行和对冲基金由于自身难保也纷纷退出,迫使影视娱乐企业不得不像其他行业一样削减预算和大举“瘦身”。好莱坞6大电影制片公司也相继进行了规模在数百至上千人的裁员行动。
|
|
1924年4月24日,世界电影史上的最大奇迹——米高梅电影公司宣告成立,并从此开始制造出一系列神话。公司成立后,梅耶成为总经理,开始施展他的卓越才华,将米高梅缔造成电影界的巨无霸,他自己也成了整个好莱坞的帝王。1925年,梅耶施出大手笔——推出前无古人的历史巨片《宾虚》,影片虽然耗费了公司大量金钱,但同时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票房记录,也为米高梅公司赢得了巨大声誉。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之前,在梅耶的精心打理下,米高梅一直是好莱坞最大、最有影响的集制片、发行、放映于一身的电影公司,它的雄师标志甚至成了美国的象征。米高梅旗下巨星云集,克拉克-盖博、斯宾塞-屈塞、加里-格兰特、琼-克劳馥、凯瑟琳-赫本、葛丽泰-嘉宝、伊丽莎白-泰勒等人都服务于此。详细>>>
|
绿野仙踪 | |||
|
|
飞越疯人院 | |
律政俏佳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