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一条“北半球将遭遇千年极寒”的消息在媒体和坊间流传,引起了巨大反应,并在商品及资本市场上掀起蝴蝶效应。目前已有权威专家和学者出来辟谣说,“千年极寒”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一出夸大其词的闹剧。 |
- |
从2010年9月10日开始,有关“千年极寒”的消息开始在波兰境内各大媒体发酵,并于9月16日出现在了“俄罗斯 Regnum 新闻网”,其报道称——“波兰气象学家日前表示,欧洲将迎来1000年以来最冷的冬天。温暖的墨西哥湾流正在变弱,将停止为欧洲提供抵御北极严寒的屏障……” 10月4日,24小时滚动播报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进一步“推波助澜”,让这则消息传遍世界;并以俄罗斯中部地区此前低于平均气温两三摄氏度的现象,予以了“证实”。
中国一家媒体最早报道“千年极寒”消息。据记者介绍,他的报道大部分源于“俄罗斯Regnum新闻网”和“英国《每日邮报》”的内容。并根据一些气象台的预测,加上“中国”字眼。随后,《北半球今冬将迎“千年极寒” 中国恐难幸免》的消息被众多媒体转载。
得知此消息之后,许多人不由自主把报道跟著名科幻电影《后天》联系起来。美国大片《后天》中描绘了全球变暖带来的一个可怕的场景:由于格陵兰和北极的冰山融化,大量淡水进入北大西洋,降低了其盐度,最终导致墨西哥湾暖流乃至全球海洋的热盐环流完全终止,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因而停止向极地和高纬度地区输送热量,结果导致这些地方温度剧降,进入一个新的冰河时代。一些人就此认为,世界末日可能到来。 |
在“千年极寒”消息还没褪热的时候,中国北方季节变换,“强冷空气”频频出现:
中央气象台22日早晨6时发布寒潮预警,新疆南疆、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4~18℃;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的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雪。
多省市实行“弹性供暖” 遇特殊天气将提前供暖。17日晚,长春有660万平方米的住宅提前供热。18日当晚,长春市有接近2000万平方米的住宅供热。 |
![]() |
![]() |
北方大幅降温,纷纷入冬的同时,南方多省区也发出警报,“强冷空气”即将南下: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这股冷空气将继续快速南下,影响中国南方大部地区。伴随着大风,南方一些地区将出现12~14℃的剧烈降温。
26日,受今年入秋以来最强冷空气影响,广东大风降温明显。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15时发布了海浪3级(黄色)警报,南海东北部将有最高5.5米巨浪。 |
“千年极寒”的消息被广泛流传之后,波兰科学家也出来回应,声称自己“并不知情”。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22日向媒体证实,有关欧洲将进入“新冰河时期”,今冬气温将下降至一千年来最低点的说法属于“以讹传讹”。
一条破绽百出的新闻,被不少媒体郑重报道;一个没有科学根据的观点,被不少人信以为真;一个连出处都甚少提及的消息,却许久看不到对它的追根溯源。 -------------------------------------------------------------------------------
就在“千年极寒”不实报道被广泛驳斥的时候,一些专家严肃地指出,警惕部分商家借机炒作,牟取个人利益。
“千年极寒”虽是无稽传言,但在u疯狂传播之下,服装业仍然相信今冬或是冷冬,到处收货直接吹涨了羽绒商品价格,鸭绒价格从去年的每吨近10万元,疯狂飙升到目前的30万元,涨幅达到了3倍,史上未见。
“千年极寒”的消息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且也引起了市场上的强烈反应。从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我们就可以看出,“千年极寒”的概念在助推此轮煤炭股上涨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
- |
![]() |
■ 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特别是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
■ 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猕猴桃;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
■ 天气转凉防老胃病复发,专家建议——吃饭莫太急 饭前喝热汤
|
![]() |
■ 安全使用暖宝宝:不直接贴在皮肤上、不与其他取暖工具一起使用、不在睡觉时使用。
■ 供暖前、中、后注意事项不要遮盖暖气片,不要取用暖气水,暖气要满水保养。
|
![]() |
■ 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
|
![]() |
■ 深秋护肤5步曲:多喝水、慢慢洗脸去尘埃、每天做面膜并坚持一周、注意嘴唇保养、选对护肤品。
■ 睡前喝杯冷开水,肌肤柔亮如翡翠;桔皮水洗澡,皮肤没烦恼。
|
【结束语】“千年极寒”的消息只能看看就算了,不必过多在意。但是,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知道,当今气候的激烈变化与环境破坏是分不开的,为了保护仅存的生存环境,或许每个人都应想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