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8日凌晨,特大泥石流袭向素有“藏乡江南”之称的甘肃省舟曲县。顷刻间,多少人家园顿失、亲人远逝;刹那间,日月悲鸣,山河呜咽。曾经美丽的舟曲县面目全非,灾难将人们拉入痛苦的深渊,然而,灾难之后,这片悲伤的土地上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陆续上演……

 

   母爱,亲情】

 在被埋长达8个多小时的漆黑绝境里,一位母亲拼命托举起怀中4岁半的儿子,直到救援人员赶到。灾难当头,为了护卫自己的孩子,33岁的年轻妈妈爆发出了惊人的毅力。详细

 

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后已有4名婴儿诞生

    8月8日上午,舟曲县人民医院产房里传出一声婴儿的哭啼声,这名叫尚泽轩的男婴是舟曲泥石流灾害后降临的第一个生命,也为灾区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个小生命曾经给遭遇泥石流灾害的母亲无限勇气和力量……详细

 

    舟曲泥石流,救援过程中有一幕令人感动:温家宝总理来到挖出的救援洞口前,得知里面有两个被困群众后,弯下腰,仔细向洞口内察看。温总理向他们大声喊道:“老乡,要坚持,子弟兵正在救你们。”废墟下传出被困男孩的声音:“总理,您放心。我能挺住。”详细

舟曲遇难者张小强:答应总理会挺住 最终却随风飘零去

    张小强,这个曾经答应温家宝总理“坚持活下去”的孩子,在10个小时被成功救出后,却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急救无效而失去了生命。详细

     志愿、奉献

    13岁藏族小姑娘陈美娇是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从龙舟大酒店到进县城加油站的道路崎岖不平,差不多有半个多小时步行距离,她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每天抱上矿泉水、方便面走上十多趟,总路程在15公里左右。详细

记者许大为:每一个普通人都不普通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群众”,这是我在问一个采访对象的名字时她的回答。她和十来岁的儿子两个人背着近100斤的新鲜蔬菜,往救援队伍的驻扎点赶。详细

记者手记:有些失败也是成功

    被众人期盼的用时6小时的救援行动宣告失败,但是记者仍然被在场众人不顾有可能再次发生自然灾害的危险救人的场面所打动。详细

    【真情、大爱】

    8月8日零时06分,武警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王伟手机上的一个未接电话,成为这个年仅27岁小伙子心中永远的痛。电话,是王伟的妻子张蓉打来的。在那样一个漆黑而又危机四伏的夜晚,一个女人、一个妻子,首先想到的总会是自己的男人。

详细

记者孙崇峰 廖振华:抢险一线官兵的吃与睡

    8月10日19点53分武警交通六支队抢险突击队官兵回到临时营地,吃上了一顿难得的热饭。详细

舟曲干警冯青林,逝去的女儿是父亲心中永远的伤痛

    她的丈夫是位干警,他们有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如果不是舟曲泥石流,再过一个月就是女儿的十四岁生日了,灾难让幸福戛然而止。丈夫当晚在值班,泥石流那一刻,母亲和女儿紧抱着贴在墙角,她们被埋到胸口。从7号深夜到8号上午9点,这位干警始终没有出现。第二天上午九点多,在妻子获救一个小时后,忙于救人的干警赶到了妻子病床前。积了一夜的生死怨气终于爆发,妻子指着他哭诉:“女儿没有了!女儿没有了!你到哪了?你到哪了?”干警没有任何解释,只是哭。详细

 

【坚强、勇气】

    舟曲县城山脚下的三眼、月圆、北街和东街四个村落被总量约180万立方米的泥石流严重摧毁。丈夫失去妻子,父母失去孩子,全家罹难的悲剧一遍又一遍重演。灾后第五天,像曾艳群一样的幸存者们,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坚强前行。

 

    “全家就剩我一个,不坚强怎么办,”曾艳群在舟曲一家临时医院等待手术时对新华社记者说,“那么多人遇难了,我能活下来,一定要挺住。”详细

    【希望、新生】

    在舟曲抢险救援一线,广大“90后”士兵不顾个人安危,持续坚守在每一个救援现场的第一线,成为舟曲抢险救援的生力军。详细

 舟曲日记:让暖流冲淡舟曲街角那丝丝幽冷

    在红色圣地腊子口乡,当地藏族老百姓在路边设置了一处饮水点,毛巾、凉水都准备齐全了。“我们经历过汶川地震,知道那个苦,感谢你们。”这是一条充满着温度流淌着暖流的道路。详细

物资紧张得到缓解 受灾群众谋划新生活

    随着救援物资陆续进入舟曲灾区,受灾群众的生活也逐步得到改善。在灾后第一个雨夜,木板床和棉被就早早地被分发到各个救灾帐篷中,虽然略带潮湿,但总算可以睡一个舒服觉了。详细

舟曲:在感恩中坚强挺立

    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几乎将舟曲县城夷为平地。面对被摧毁的家园和亲人的离去,面对前来救援的部队官兵和志愿者,这个已成废墟的小县城在感恩中坚强挺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