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网教育 > 首页推荐 > 教育推荐

央广网

留学归国变“海待”?海归求职路怎样走?

2016-06-11 09:15: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海归就业问题真的如此严峻吗?丽萨(化名)是北京一家公司的HR,她认为,就目前国内就业环境来看,就业难是个普遍现象,它是由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所决定的。她坦言,“不光海归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国内应届毕业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如今的用人单位对海归群体有了一个更为客观的认知,看重的是应聘者的个人能力。”

  据《2016年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海归回国待业时间明显延长。2016年归国后一个月内找到工作的海归占40.3%,一个季度内找到工作的海归占36.8%,低于2013年的调查数据。

  客观来说,学成归国的海归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一方面,他们缺乏对国内文化与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准确定位自身能力。这些都使得海归短时间内就业成为难题。“很多海归没有根据自己的自身能力水平客观准确定位自己,使得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的工作。”丽萨说。她认为,尽早熟知国内情况,提早做好回国打算,对于海归毕业后尽快就业很有好处。

  金钱——

  期望与现实难一致

  教育部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绝大部分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就业。从薪酬上来说,具有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月薪主要集中在5000至10000元,而近五成硕士留学回国人员月薪不足5000元,本专科留学回国人员的月薪大多在5000元以下,较前几年相比,海归在薪资方面的优势明显下降。

  “由于大环境的原因,今年许多企业对于无论是海归还是本土毕业生都缩小了招聘规模,待遇也不比当年,这加大了一些海归在求职中的心理落差。”北京一位多年从事留学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老师坦言。“本以为出国留学可以为找工作镶道金边,哪想到回国就业不仅不容易,工资还那么少。”李伟杰是一个已经在家待业近3个月的海归,就业问题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刘然(化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即将在今年回国就业。她期待留学归国后的薪资为每月1.5万元,每年发15个月的薪资。她表示,“我认为这种薪资水平才能和我的留学经历相匹配。”但在近日,“百万留学,月薪三千”“海归不吃香,女硕士留学年花24万,回国盼月挣3000”的类似报道,折射出海归留学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薪资期望与现实条件相悖的现状。

  未来——

  调整心态 抓住优势

  “海归在求职中仍有优势”,北京某企业负责人杰克(化名)表示,“海归丰富的海外生活经历、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流利的外语依然可以在求职中加分。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就业环境,海归应该调整好心态,抓住自身优势寻找合适的工作。”

  对于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求职者来说,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无疑是用人单位所顾虑的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学历与经验、文凭与能力同等重要。只有在留学期间,既注重课堂学习,又寻找机会,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才有可能在学成回国后找到满意的工作。

  海归应以平常心看待工作,客观地对待自己。在面临就业困难时,要适时调整心态,放下身段,走出海归“光环”。相信只要肯努力、肯上进,海归的美好职业未来绝对不是梦。

编辑:李尚

关键词:海归;海待;光环;水土不服;化名;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海归创业必须八项全能:既要天马行空又接地气

羊城晚报记者 陈学敏据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显示,49.1%的海归创业者曾有创业失败的经历。包坤认为,海归想创业,首先自己要有明确的、绝妙的点子,并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想法。

2016-05-08 10:45:00

“海归就业难”是身份社会转型的产物

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15年,中国输出了留学生52.37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0.91万人。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教育改变命运”的显示度下降、周期性拉长,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普遍现象,“海归就业难”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

2016-04-15 08:53:00

运动公益频现海归身影:“得到远大于付出”

近日,1987年出生的海归女孩史逸婵被任命为共青团上海市委兼职副书记,这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如今,越来越多的海归身影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里,他们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和实际行动积极融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和吴国光一样,晓梦也是海归志愿服务队的一员。

2016-04-02 10:23: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