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教育频道 > 频道页推荐 > 要闻

中国迎史上最大海归潮 未来5年回国者将超出国者

2013-12-21 08:20  来源:北京晚报  说两句  分享到:

  进入2014届毕业生的招聘季,从一线城市“北上广”到山东、河南、甘肃等省份,都感受到了“史上最大海归潮”的气息。

  推动这场浪潮的,仅仅是“更好的工作机会”吗?

  将不同的个案联系起来,我们发现原因要复杂得多:政策导向的变化、公共服务的进步,甚至发达的物流业和电子商务都会成为促使“海归”回国的原因。

  现在,“海归”本身和可供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同样“多元”: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文艺青年;无论是首都的文化气息,还是小城的安静惬意——时下的中国,具备每一种可能性。

  背景

  未来5年迎来拐点

  据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预计,今年我国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未来5年内,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2年,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海归回国就业地区覆盖了15个省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发达省市。其中,有41.6%的海归在北京就业。

  理想

  自己主持一个实验室

  两个月前从新加坡回国的王海龙,选择在宁夏大学从事锂离子电池电极技术的研究,他主持筹建的实验室预计年底就将投入运行。2006年他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赴新加坡攻读博士,随后留在当地工作。

  “利比亚撤侨

  给海外华人触动很大。”

  王海龙:现在趋势很明显,无论是大的经济发展,还是工作机会,国内都比国外好。2008年经济危机后,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仍很快,而且在这个速度下,国家对科研的投入力度也很大。

  以前老一辈人出去之后觉得抬不起头,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自豪感是很强的。给我触动很大的一件事是利比亚撤侨,我们国家动用了海军,还有南航的飞机去撤侨;而新加坡只是发了一个通知,提醒侨民注意安全,尽快回国。这件事给当时在海外的华人冲击很大,国家实力增强了,再加上情感的因素,所以从2007年到2012年,很多人选择回国。

  另外,我从事的研究领域也发生了变化。我研究的是锂电池的电极技术,2006年到2007年的时候,我硕士毕业,当时材料科学的发展在国内不是很受重视,政府的投入少,研究条件不行,设备都不好找;企业界也仍然在追逐互联网。当时,我一个师兄毕业之后只能拿三千块钱工资,既然大环境不适合,我就决定出国读博,而新加坡的研究条件和待遇都很不错。

  但现在国家对材料科学的投入大了。而且国内制造业很发达,但主要是低端制造业,高端的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需要产业升级;而电动汽车这一块儿,国家的投入很多,有发展的机会。我如果在国外工作,只能是替别人打工,但是回国之后,我有机会搭自己的台,做自己想做的研究。同时,我们国内的科研导向也有一点问题,很多人爱发文章,而实际的科研项目做的人少。像我这样的“海归”到宁夏这边来的不多,学校各方面都比较重视,一些事情有专门的通道。才两个月,实验室的场地、设备都在快速推进,效率非常高。最近我有个师弟要毕业,我准备把他也拉过来。

  “国内的科研人员

  很多时间要花在整理发票上。”

  王海龙:和国外相比,我反而觉得银川生活更便利。拿新加坡来说,地方太小,人口也少,人力成本很高,商业服务不好,比如电子商务的物流就做不起来;你想买什么东西都需要自己到店里挑,而且可选的范围也少;而国内现在物流业很好,电子商务非常发达。

  通常人们认为西北比较落后,但实际上,以现在的信息发达程度,只要学校和政府部门支持,我所需要的研究资料都可以获得。

  和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相比,银川城市小、人少;在北京的话,如果我去办件事可能要花一天;在这里两三个小时就好了,效率很高。而且这里工业少,环境很好,有点像欧洲的一些小城市,街道上人们也很守秩序,我个人喜欢生活在这样的小城市,很惬意。

  说到问题的话,我之前在国内也考察过几个城市、联系了一些大学,普遍的一个问题是设备采购、项目资金的分配这些事情不太透明和开放。国外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可以随时采购需要的设备,但在国内需要向很多部门报批,找很多人盖章,然后由学校自己的采购人员去跟特定的贸易公司买,结果买来的这个东西可能不是你想要的。

  这方面的条条框框非常多,比如我们的规定一千元以下的设备你可以自己决定,但一千元以下能买什么设备呢?连一个打印机都买不了。当时我们需要一个打印机,就选了一个九百多块钱的,等发票开回来之后,财务人员告诉我:今年买的东西要今年报销,但是我的启动经费要明年才能用——那就算我自己买的吧!

  我观察到国内的科研人员很多时间要花在整理发票上,包括打车的票,各种票一大堆。我们有一个奇怪的规定,就是科研经费里没有给人的劳务费,于是在项目里当“头儿”也是一种负担,缺钱了怎么办?你要想办法。这是一些科研人员不愿意回来的原因,我有师弟问我回国做项目有什么好处?我只能跟他说,你可以发文章,对你评职称有好处。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赵龙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