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春节刻画时代年轮:不同年代人心里的中国年

2017-02-09 07:17:00来源:中国青年网

  年已过去,回味还在。谈到春节,每个年代的人都有着不同的感想和记忆。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过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碗不能动的“看碗菜”;1980年代出生的人,除夕时基本上都是手上包着饺子,眼睛盯着春晚;“90后”一代,熬通宵、摇一摇、抢红包。春节的打开方式多种多样,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里都刻画下不同的年轮,虽时代变迁,但永不磨灭。

2000年,河北秦皇岛张素芹一家过年时坐在炕上吃饭聊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陆九瑛 供图

  时代不同年不变 吃饱穿暖是好年

  “平时别说吃肉了,就连几分钱一大把的糖果也很难吃得上。”家住河北秦皇岛的张素芹出生于1950年代,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谈起小时候的春节,她告诉记者,由于农作物有限,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日子过得非常拮据。“要不是赶上过年,家里从来不会割肉,闹饥荒的时候,过年能吃上萝卜都是好菜。”“那时候收音机也没有,更别提电视了,每到过年一家都会盘腿坐在炕上,喝点热茶聊一聊。”一晃60多年过去了,如今张素琴一家富裕起来了,“家家户户都不欠肉了,也都有电视看了。”

  王迎九出生在1960年代,关于年轻时候的春节,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家里的年货。“每到腊月二十六左右,家里都会炸鸡块、炸油条、炸丸子、蒸枣花馒头。”王迎九说,年轻时住在农村,靠种地养家,快到春节的时候家里就从麦屯里挖两袋子麦子去磨面,为置办春节的食品做准备。“那个时候都是自家的麦子磨的面,虽然不是很白,但没有任何添加剂,吃上去很劲道。”王迎九笑着说。

  关于“年味”,不仅有年货,还有民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70后”李翠花是北京人,说起这段民谣,她张嘴就能唱起来。“现在住进了楼房,家里置办年货都是在超市买的,为了环保城区也禁止放炮,家家户户现在都富裕了,新衣什么都也不缺了。”她说,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在春节能吃上一顿团圆饭却不容易了。由于女儿前些年出嫁了,平时工作忙,一年也见不了几面,等女儿回家团聚成为李翠花过春节的头等大事。

1992年,河南长葛李爱兰一家过年吃团圆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贺鹏浩 提供

  一碗热汤粥 几代温暖年

  提到腊八粥,河南长葛人喝腊八粥的习俗和别的地方不一样,从腊八那天开始熬出的腊八粥,不能当天喝完,要留一部分等第二天熬粥时往里面添,像这样熬粥直到大年初一那天,意思是“接气儿”,象征着“有头有尾”的寓意,也让整个大年都弥漫着粥的甜香气息。

  小小的一碗腊八粥,蕴含着中国的善良文化。在艰苦的岁月里,大部分人家中都不富裕,但在腊八那天街坊之间借米面杂粮,却毫不吝啬。直到现在,各地依然有像“送粥奶奶”这样向善的好人。一碗粥,延续到过年,既饱腹,又暖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长葛,不同年代出生的人对喝粥的印象也不同。

  长葛石象镇72岁的村民杜学力回忆小时候吃的腊八粥,至今还记忆犹新。“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腊八粥也配不齐八种粮食,每年看到母亲熬粥都会直流口水。”69岁的李爱兰现已定居河南南阳,回忆旧时一家人过年喝粥,“心里还是暖洋洋的。”52岁的方保周小时候很少吃到细粮,家常便饭就是红薯稀饭,“腊八粥在小时候就是美味佳肴,喝上一口粥从头暖到脚呢!”

  家住市区的35岁市民靳雷回忆说,小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粥的日子特别温暖,当时就想以后自己组建家庭也要把这份温暖传承下去。27岁的市民张淑婷怀念小时候的慢节奏,她说,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虽然生活条件好,但对过节也不那么“敏感”了,“甚至熬粥的功夫都没有了。”

1984年,河南长葛李学军过年堆雪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贺鹏浩 提供

  年味打开方式多样 百姓过上了“科技年”

  74岁的李万忠曾是一名解放军,回忆起军旅生活,他说,“过去生活条件普遍艰苦,为减轻地方负担,军队自己开荒种田,平时吃的最多的是土豆,偶尔也上山打些野味改善生活,那时候生活单调,但战友们的感情都很好。”

  转业回家后,李万忠与许多战友很久没见过了,这两年他学会了用微信,跟老战友们建立了微信群,春节时会在微信上语音拜年、视频拜年,抢红包,朋友圈发照片,微信上组织去各地聚会旅游,他觉得现在的生活便捷了很多。

  李学军今年47岁,老家在河南长葛,现已定居郑州。如今收入水平提高了,他在老家给父母买了大套房子,冬天暖气、热水器一应俱全,春节还给父母包了大红包,教会父母上网后,又在老家安装了WiFi,“让老人也感受一下科技给咱们带来的便利。”“我们小时候过年的娱乐项目就是出去堆个雪人,谁家要有个电视就能吸引一群小孩,现在孩子从小就生活丰富,手机、电脑、平板,过年连电视都不看了。”

  作为网警,30岁的贺鹏辉过年难得放松一下,临近大年三十才放假回家。但是,他的同事有的过年还要继续执勤。贺鹏辉说,小时候过年看春晚就是最大的幸福,“那时候彩电贵,都看黑白的。”“改革开发后生活水平提升了,过年就爱吃各种油炸食物,可是现在吃饭都讲究,油炸的不健康,都是各种营养搭配才好。”

  当谈及春节的变化时,贺鹏辉指着坐在旁边4岁的儿子,笑着说:“你看,这么小的孩子都在抱着手机抢红包,现在都过上了‘科技年’。”

编辑: 王启慧
关键词: 腊八粥;看春晚;刻画;春节;不同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