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教育频道 > 教育滚动

央广网

“双创”活力分布图:各地双创政策落实良莠不齐

2016-01-26 08:49: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供图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供图

  1月19日,本报刊发报道《本是双创主力军的科研人员为何缺位》,独家披露了中国科协受国务院委托所做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以下称双创评估报告)的相关内容,用数据和事例反映了科研人员创业雷声大雨点小、离岗创业顾虑多、科技成果转化三权改革进程缓慢等备受科技界关心的“中阻梗”问题,引发不小反响。

  中国青年报记者进一步采访了解发现,过去一年来,全国不少地方政府部门贯彻落实“双创”政策措施迅速,政策效果得到一定释放,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得到不小的激发,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从区域数据对比来看,一些省份的双创活跃度与本省所拥有的科技和资源优势不符,而从整体来看,双创政策的落实成效则是良莠不齐。

  2015年双创政策出台超2000件 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形成

  从整体来看,风起云涌的创新创业潮,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加快形成,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双创评估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5%,其中新增企业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占比超过80%,新增企业运营资产达两万多亿元,营收8000多亿元,对GDP增速拉动0.4%。

  这些新增的市场主体,也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返乡农民创业人数同比增长3.1%,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同比增长11.6%,新建企业、个体工商户平均带动就业人数分别达到7.5人和2.8人,其中上海新建企业就业带动效应则达1∶10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双创大潮在调结构方面的作用有所显现。双创评估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长值增速为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3%,前者比后者足足高出了4个百分点。另一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0.9%,房地产服务业下降19.5%。报告称,包括电子信息、机器人、智能电网、医疗器械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当然,这些成果并非一两年来“突击”的结果。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说法,再经2015年3月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双创政策只历时不到两年时间,但双创评估报告的主要执笔人、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出台包括鼓励创新创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多项政策,而后来出台的双创政策,更多地扮演一个顶层设计的角色,将此前的这些政策打包在一起,并试着规避其中的矛盾,从而加速整个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和相关体制机制的理顺,进而培育我国经济的“新动能”。

  根据双创评估报告,两年多来,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先后围绕“双创”出台文件22个,涉及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就业政策等多个领域。其中,国发[2014]7号文件、国发[2015]9号文件、国发[2015]23号文件三个涉及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政策,各省(区、市)政府的落实比率分别达81%、42%、48%。

  而由这些双创政策衍生出来的、过去两年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累计超过2000余件。报告称,“双创”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形成。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编辑:赵龙

关键词:政策工具;政策支持体系;双创;政策效果;政策落实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4月3日,央行发布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公告。在4月3日例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14天和4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招标利率持平于3.80%和4.00%。

2014-04-04 06:08:00

欧盟委员会委员拉斯洛?翁多尔:重塑欧洲劳动力市场需更多政策工具

翁多尔表示,对欧盟而言,取消对外来劳工的限制,将有助于在劳务输出国和接纳国之间形成双赢局面,人们将更多地看到机会而不是威胁。“根据计算,外来劳工不仅对所在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他们还是所在国财政的净贡献者,对缓解预算压力颇有益处,”他说。

2014-01-23 22:00:30

政策工具可以影响创新的方向和速度

原标题:政策工具可以影响创新的方向和速度  创新政策是指公共组织所采取的所有行为,会影响到创新流程。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政策工具,称之为PPI(创新的公共采购),即公共机构通过对一些创新产品进行采购。

2013-11-03 01:40:17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