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诗就像一次语言的历险,为孩子开启对现代汉语新的认知与探索。《给孩子的100首新诗》是一本属于孩子的诗集,它收录了100位著名现当代诗人的名篇佳作,题材广泛,内容积极,看似简单的几行文字,却创造出一个诗歌的世界,而当文字遇见声音,这世界便仿佛真的活了起来。央广网教育《给孩子的100首新诗》音频征集活动征集到众多优秀作品,于每周二、周五推送一篇优秀作品。

  ▼点击收听▼

 

  作者:杜运燮

  诗语少年:杜蕙希

  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

  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

  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

  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叶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

  这些枝条在烈日下也狂热过,

  差点在雨夜中迷失方向。

  现在,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

  山川明净,视野格外宽远;

  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呵,

  河水也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泉。

  紊乱的气流经过发酵,

  在山谷里酿成透明的好酒;

  吹来的是第几阵秋意?醉人的香味

  已把秋天秋叶深深染透。

  街树也用红颜色暗示点什么,

  自行车的车轮闪射着朝气;

  塔吊的长臂在高空指向远方,

  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

  选自《给孩子的100首新诗》,接力出版社

  ▌走进诗人

  杜运燮,笔名吴进、吴达翰,福建古田人,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诗人、爱国归侨,“九叶派”诗人之一。

  大学期间曾应召入飞虎队和中国驻印军任翻译三年多。1951年起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杜运燮的诗作《秋》 发表之后,因有评论家说该诗朦胧得让人气闷,从此 “朦胧”成为诗坛的专用名词,后演变成一个重要诗歌流派。

  ▌诗歌赏析

  抽象之物与具象之物的相互比喻,到现在我们已经读过很多,应该不会再觉得“连鸽哨都发出成熟的音调”难以理解了。我们阅读常常从自己此前的经验出发,也因此会形成一些“定见”,不能接受那些超出自己经验的事物。秋天,瓜果飘香、稻谷成熟、树叶金黄,这些都是我们看得到的,能直接理解的,因此我们认为这样比喻是看得懂的。“鸽哨→成熟→音调”是一种特殊比喻,造成了陌生化的效果,这从自然现象中看不到,而只是存在于想象力丰富的诗人心灵中,缺乏阅读经验的话,会觉得读不懂。

  杜运燮在1979年后写的这首诗,在喜悦中,带着淡淡的忧郁。诗人的角度是私性的,他或许走在街头,透过树枝,眺望楼房,仰望天空,把周边的一切与自己联系在一起,让这些事物有了诗性。杜运燮把人生的各种遭遇与感悟,都熔铸进那些表面的秋天景物中,而使得这些景物或多或少地产生变形,就如同超光速飞行会导致时空弯曲一样。

  第四段这句“紊乱的气流经过发酵,/在山谷里酿成透明的好酒”,令人想起了里尔克的名诗《秋日》的意境。

  这首诗结尾的两句“塔吊的长臂在高空指向远方,/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也常常被老师在课堂上分析,其实现在读来简明畅快,一点都不啰嗦。各种事物之间在诗歌想象力的化合下,彼此可以隐喻,而“秋阳”的“扫描”不过是太阳的“照射”的转换而已。不同的是,“扫描”具有接收信息功能,因此具有人格化的效果;而“照射”只是单向的能量传播,属于客观描述。一首诗通过人格化的转喻,让万物有了灵性。

  ▌名家读诗

  随着中国新诗的发展,读者读诗量的增加,今天的我们读这首诗时并不觉得很难理解,或者十分先锋。而在当年,杜运燮的这首《秋》刚发表的时候,有人评论认为它过于模糊,让人气闷,且不明白这是"九叶诗派"老诗人作品,把它安在70年代未渐露头角的一代新人头上,于是“朦胧诗”一词也成了诗歌流派的专有名词。

  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我们在这首诗可以看见,诗人所用的意象和比喻是相对个人化的。诗人从私性的角度,将自己与周围的一切联系起来,把自身的明确的情怀与感悟寄托在隐晦的景物之中、文本之下。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令这首显得模糊、朦胧,呈现耐人寻味的美。

  ——《给孩子的100首新诗》编者、诗人 杨克

  ▌诗语少年

  我是杜蕙希,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爱好很多旅游 游泳 歌舞 书法 画画……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主持和诵读,在这些方面我也取得了一些小成绩。诵读拿到了歌舞剧院的六级证书,在海淀艺术节诵读中拿过一等奖,学校里的运动会、足球开幕式、开学典礼、六一几乎都是我主持,我还参加了国学小课堂拍摄。此外,我还是一个小志愿者,有时间就去博物馆做讲解。

  我会再接再厉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