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萍乡7月8日消息(记者邓玉玲 通讯员刘佳蔚)“革命旧址、革命遗迹作为党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富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材。安源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和中国工人运动摇篮、湘赣边秋收起义策源地及主要爆发地,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必须充分发挥境内31处文保单位革命旧址和革命遗迹的教育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并挖掘背后的党史故事。”江西省萍乡市安源镇党委书记杨开闻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安源镇积极用好用活丰富的红色资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

军事会议旧址

  编制旧址“活教材”。一百年前的安源,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无产阶级的大本营”。这里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中共地方党校、全国最早的产业工人支部,最早的红色儿童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的经济实体等十余个全国之最;从这里走出了15位开国将军;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著名的秋收起义军事会议在这里召开,将起义付诸实施。安源镇组织力量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挖掘,精心绘制了安源“初心地图”。如今,各红色景点逐渐成为“网红”打卡点,并登上江西党建微平台进行宣传推介,同时被选为央视献礼建党100周年影视作品《红船》、江西广播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宏图》拍摄素材。

从安源走出的开国将军吴烈、王耀南的部分家属后代,来到“把一切献给党”安源党性教育基地,追忆红色革命记忆。

情景剧《张家湾的红灯》在张家湾村初心舞台上演

  拓展旧址“新功能”。安源镇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通过多种形式拓展革命旧址和革命遗迹的教育功能。以“学好百年党史 讲好安源故事”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讲述在此发生的红色故事。以“足迹安源,找寻初心”为主题的“红色基地走读”活动,充分利用了最具代表性的革命旧址和革命遗迹,串成一条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精品研学线路,今年以来承接“红色走读”学员逾10万人次。以“唱响安源声音,讲活安源故事”为主题的安源“党史大舞台”,坚持党委“搭台”,党群“唱戏”,活跃在安源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前沿,通过“线上+线上”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宣讲“六进”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上连“天线”,下接“地气”。截至目前,全镇党群积极排演《张家湾的红灯》《中国保尔》《红领巾的摇篮》《金色的鱼钩》等红色情景剧目10个,《把一切献给党》《安源火种天下传》等党史歌舞节目16个,组织专题巡演7场,专场演出20余次,专题宣讲11场。

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石板村安置小区

张家湾村新农村建设

  续写安源“新故事”。安源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呼声高的民生实事,续写安源“新故事”。在创建国家5A安源路矿旅游景区风情老街和安源广场改造提升项目上,安源镇积极把群众急盼的“问题清单”变成群众满意的“幸福账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边修复边改造,事无巨细解决居民生活实际问题,使得工程涉及的434户店铺、1539户居民无一怨言,昔日群众眼中简单的“靓化工程”变成了真正“民心工程”。中环东路建设项目上,安源镇应事而为,从群众的“怨声”中找差距,从群众的“呼声”中找办法,积极协调,为群众“保驾护航”,通过促使施工方专门增设3个临时安全通道,甚至修改施工方案解决沿途5个村民小组近400户村民出行难问题。为建设更高品质全国红色名村安源镇应势而谋,借力5A景区建设,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加强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兴建党群服务中心,扮靓张石公路,保障水、厕、路、房、网,改善村容村貌,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幅提升。此外,为解决乡村内涝和居民安全问题,安源镇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仅用14天完成了石板村、安源村和安源老街174户居民征拆协议签订。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看安源速度,品安源温度,老百姓纷纷伸出大拇指,为安源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