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浮梁3月11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朱琳 李金龙)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王港乡港口村红色教育研学营地——锦泰文化营地,巨幅瓷板画《共产党宣言》自春节期间亮相以来,就吸引了社会广泛关注。这里不仅成了学生们思政课的户外课堂,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参观,还成为驻村第一书记、新入党党员的“网红”宣誓地。
  巨幅瓷板画吸引人驻足观看(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是党的盛典,也是人民的节日。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浮梁百姓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努力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优良传统传承好、发扬好,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美好祝愿。
  据了解,巨幅瓷板画《共产党宣言》正文总长18.48米,高2.21米,寓意着《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2月21日。整幅作品由22770片边长4.5厘米、厚1毫米的高温单色釉瓷片组成,经1580度高温烧制,又以新彩黑料书写,再经780度烤制而成。正文通篇采用工整的楷书书写,正中以留白行书“共产党宣言”五个大字,直抒主旨,一目了然。作品以满目辉映的“中国红”为底色,寓意“传承红色精神,致敬革命先烈”。
  巨幅瓷板画正文一角(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远远望去,巨幅瓷板画犹如可以形成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在浮梁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夺目,成为又一枚深烙在这座江南千年古县的红色文化印记。
  浮梁被誉为“瓷之源”,制瓷历史悠久。位于东河之畔的港口村依山傍水,是古代王港坑口及港口岐源坞一带瓷土走水路运输停靠的码头。1935年至1937年,由浮梁县委所领导的红军队伍活跃在港口岐塬坞和场塬坞一带,留下了许多红色故事。古陶瓷文化和红色文化在港口村交融汇集,凝结成这幅《共产党宣言》。
  三年前,早已在大湾区事业有成的谢锦霞为反哺家乡建设,在港口村创办锦泰生态研学营地,致力于红色教育和劳动实践,不仅弘扬了红色文化和乡村文化,还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如今,营地通过挖掘港口文化、老街故事、探寻党的足迹,追忆红色历史,缅怀伟大革命先烈。这里正成为党建研学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成为当地干群和乡贤学习新政策、交流新思想的聚集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一名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在建党一百周年来临之际,作为瓷都儿女,我们想到了用高温瓷片和“中国红”制作这幅《共产党宣言》,希望来我们这边的所有党员、所有孩子、所有人员都能领略我们先辈的革命精神,让星星之火可以继续传承下去。”谢锦霞说。
  除了巨幅瓷板画,红色文化壁画是营地的又一个亮点。
  研学营地内的红色文化壁画(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王港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吴晓娟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党史不仅是缅怀党的光辉业绩,更重要的是着眼新时代,肩负起党和祖国人民的重托。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作为基层一线干部,将进一步推动王港乡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相信这就是建党100周年的最好献礼!”
  研学营地内的红色文化壁画(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如果说巨幅瓷板画和壁画是不忘初心的宣言,那么红色教育研学营地和“乡创特派员”机制就是牢记使命的践行。
  2020年10月7日,“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乡创基地”正式落地浮梁县,浮梁创建的乡创特派员制度吸引了越来越多像谢锦霞一样的文化创意高端人才走进乡村,通过导入前沿理念,探寻更具普适性的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是党和政府振兴乡村、为农民谋福祉最真切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