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新余1月7日消息(记者胡啸 通讯员王若刚 刘红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高质的教育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曾几何时,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是新余教育事业发展中一大“顽疾”,解决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江西新余市给出了一张高难度的“考卷”。

分宜县湖泽镇中心学校的孩子快乐吃午饭 凌厚祥摄

  “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孩子的事,一刻也不能耽搁”,秉承这一理念,自2016年换届以来,新余市以最大的决心、最强的信心、最持久的恒心,舍得拿出最好的地、敢啃最难啃的骨头、善于建立最优的机制,全力化解困扰多年的城区大校额大班额“顽疾”,交上了一份人民期盼已久的满意“答卷”。2020年秋季开学,全市起始年级大班额全面消除,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不断提升。

高新区第一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参加趣味运动 凌厚祥摄

  班级“瘦身”:喜了老师,乐了学生

  逸夫小学,是新余市市直学校中一所知名学校,近几年来也是全市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最为严重的一所学校之一,该校个别班级的班额峰值曾一度达到80人,孩子们在拥挤的课堂里,接受着含金量并不高的教育。

  扩建校舍、挖掘资源、分流生源、配足师资……经过近4年来的不断努力,逸夫小学的大班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观巢学校的学生在“小荷之家”享用爱心早餐 凌厚祥摄

  走进逸夫小学校园里,教室宽敞明亮,孩子们读书声朗朗,课堂秩序井井有条。2020年秋季,该市学校实行错峰开学,在城区学校就读的学生和家长们惊喜地发现,过去拥挤的教室如今敞亮多了,班级“瘦身”了,老师学生都乐了。

  课后,逸夫小学三年(9)班的学生赵至诚在教室后排跟同学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以前教室后面全是桌子,没有空余的地方,现在宽敞了,我们可以在教室里一起做游戏了。现在班里人少了,我们上课回答问题的机会也更多了。”赵至诚开心地说道。

  2020年秋季开学后,在逸夫小学任教多年的万平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课堂轻松感。“以前一个班70多个学生,教学秩序难于管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万平回忆以前上课的情形,前排课桌和讲台并排,后排靠着墙壁,桌子和桌子连成一片。她认为消除大班额增加了师生交往的频率和交流的密度,“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对待每个学生,有助于学生发表见解、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同时,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情感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大班额的化解让刚开学的万平信心满满,动力十足。

  “由于学校周边楼盘较多,我们学校大班额的现象存在已久,为化解这个问题,我们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整合、优化、挖掘教学用房,把一些闲置用房改建成教室,同时尽力争取改扩建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西北角新建一栋教学楼,新增1500个学位。”逸夫小学校长胡飞向记者介绍,为控制班级人数,每个年级都进行了扩班,学校严格把控教学能力和素养,招聘教师以满足扩班的需求。

  如今,逸夫小学一年级每个班45人左右,二、三年级每班不超过55人,缓解了老师的教学压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享有更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逸夫小学大班“消肿”“瘦身”的喜人变化,是新余市近年来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一个缩影。据悉,在今年秋季增加学位1.5万个的基础上,全市实现了初始年级每班56人以下,起始年级大班额全面消除,化解大班额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中的学生在参加足球比赛 凌厚祥摄

  学位猛增:减了压力,少了矛盾

  多年来,新余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工作力度、投入力度、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教育工作亮点纷呈:教育普及提前5年完成目标任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素质教育有声有色,职业教育被誉为“新余现象”。但是对照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待,新余市的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差距,特别是解决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度,新余中心主城区的22所学校大班额超过了90%,生多校少矛盾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二孩等政策的放开,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不足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市民对办好教育的期待日益强烈。

  八届市委换届以来,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多次被搬上了全市“两会”的会议桌,写进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市政府每年为民办实事中,教育民生都是摆在突出的位置。在“教育就是现阶段最大的民生”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新余市以“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在主城区新增学位3万个以上,有效缓解大校额、大班额问题”为工作目标,不断增加教育用地供给,把中心城区最好的地块投入到改善教育民生当中。新余市委书记蒋斌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多建幼儿园、小学、中学,要舍得拿出最好的地来办教育”,并经常深入一线调研、察看学校规划和建设情况,督促相关负责人加强调度、加快进度。新余市委副书记、市长犹王莹组织成立新余市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工作领导小组并亲自担任组长,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化解城区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市相关部门全力支持城区大校额大班额化解工作,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新余市委组织部为教师人才引进制定“十六条”专项政策,市财政局为项目建设和补充师资安排专项资金,市发改委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并申请专项债2亿余元,市委编办重新核定下达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市人社局及时组织教师招聘工作,部门联合建立了合同制教师招聘和管理机制。为了化解师资紧缺的压力,新余市组织重点中学赴外选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组织中小学幼儿园参加全省统一招聘教师,实施新余籍教师引进计划和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开展音体美大学生支教,招聘合同制教师等,多措并举补充师资。

新建的高新一中 凌厚祥摄

  2018年,新余市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工作进入加速期。2018年以来,新余市每年在建化解大校额大班额项目20余个,均列入市、县(区)政府民生实事统一推进,计划总投资达20余亿元,可增加学位57840个。其中,在主城区规划新建学校13所,是前10年新建学校数的4倍多。截至目前,渝水七小、新余百树外国语北湖学校等21个项目已建成投用,已经新增学位33790个。2020年秋季,全市中小学超大班额和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大班额全面消除,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

  新余市师资力量明显加强。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重新核定下达,总量达11226 名,增加2053名。近三年补充在编教师1739名。从2019年起,全面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级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生在参加剪纸兴趣活动 凌厚祥摄

  各界热议:五个“前所未有” 化解工作很给力

  新余对教育民生的重视和投入,让全市教育民生得到极大的改善。化解城区大校额大班额工作的空前力度,得到社会、学校、师生的高度评价,被评为五个“前所未有”,即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前所未有,对校建的舍得投入前所未有,对办学的排忧解难前所未有,对教师的待遇提高前所未有,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前所未有。新余抓住大校额大班额现象产生的根源,摈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化解工作很给力、解“渴”。

  大班额的逐步化解,学生家长感受颇深。市民胡女士是逸夫小学三年级2班一位学生的家长,她对消除大班额有着切身体会。“我家孩子跟同龄人相比个子偏高,一直坐在后排,以前班上人多,坐在最后排离黑板较远,非常影响视力,现在人少了,位子也移前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胡女士激动地说:“化解大班额真的是市委、市政府为我们办的大好事!”

  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也让广大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感到十分欣慰。多年来,新余一些代表、委员以聚焦发展、关注民生为已任,多次在“两会”提交议案、提案,建言政府化解大校额大班额等教育领域突出问题。如今,他们的议案、提案得到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对于新余市在改善教育民生上的工作力度,代表、委员们也是纷纷赞许。“短短数年时间,新增了3万多个学位,市里在化解工作上打出的‘组合拳’,对准了症,下对了‘药’。”市政协委员周建祥说。

  党和政府以最大的力度,把有限的财力用于办好教育,直接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为民情怀和实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