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遂川2月1日消息(记者邓玉玲 通讯员刘祖刚、肖利萍)您生活中缺水吗?喝的水卫生吗?作为“两不愁三保障”中“不愁吃”的硬杠杠,在脱贫攻坚中时常被提及。

  在一般人看来,喝水算多大个事,不就是芝麻小事,可在缺水或者饮水不便的地方,那可是大于天的事儿,农村饮水与老百姓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生活生产基础性条件之一,是实现脱贫攻坚核心指标饮水安全保障的关键。

  从2016年以来,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水利局农村水利股股长李才玉一直从事着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因为办事太“轴”,爱认“死理”,被同事和业界连取了三个绰号。

  “铁脚板”——路途再远也要去

  “别看李股长瘦,走起山路还真是快!”

  “李才玉太敬业了,跟着他,恰(当地土话,吃)苦!”

  ……

  在局里甚至在乡镇干部眼里,李才玉是公认的“铁脚板”。

  面对同事取的这个带着敬佩的“绰号”,李才玉只是淡淡一笑,说自己本就是山里长大的人,从小走惯了。

  遂川地处罗霄山脉南段东麓,典型的山区县,老百姓居住分散,为全面解决贫困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脱贫攻坚期间,需要建设一百多个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数量几乎相当过去20年的总和。

  任务重、时间紧,为把工程建设、管护好,精瘦的李才玉迈开了腿,走向了山山水水。不管是南风面下的戴家埔乡阡陌村,还是鹰盘山下的高坪镇明坑村,亦或是轿子顶下的汤湖镇南屏村,都留下了他的快步流星。

  大部分农村供水工程的水源,都要到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地方找,不光坡陡路远,很多连小路都没有,需要攥住树枝和藤蔓,踩着冰冷的山泉水,甚至攀爬悬崖峭壁前行,很是危险。

  工程验收,由于路途太远,下午两三点才能吃上午饭,是习以为常的事。有些同事戏谑,回回都去现场,胃病都会饿出来,可看看李才玉坚定的脸色,大家也就一声不吭了。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李才玉每次都不顾情面、毫不客气,事无巨细向参建单位提出,问题严重的,还下达正式整改通知书。对一些整改不到位的工程,他不厌其烦,三番五次现场督促指导解决,直至满意为止。

  2016年以来,遂川县共投入农饮扶贫建设资金达65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114处集中供水,1528户分散供水工程,通过李才玉和同事们共同努力,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饮水安全问题,得以全面解决。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建好了工程,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李才玉感觉到,随着工程数量增多,点多、面广、规模小的问题更趋突出,如何才能管好?他认为必须摸清家底,于是又启动了新一轮跋山涉水,他和同事一起,整整花了半个多月,走遍所有乡镇,实地查看农饮工程运行管理情况,与乡村干部和管护人员座谈,进村入户了解群众诉求,终于摸清了家底,为日后出台政策,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打下了基础。

  “小气鬼”——项目不大更要省

  庞大的工程量,延续时间长达几年,没有点管理手段,没几把业务“刷子”,很难保证建设标准的一以贯之,也因此,李才玉得了参建单位负责人和监理人员“送”的绰号——“小气鬼”。

  在管理工程过程中,李才玉是出了名的严。

  对此,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农村供水工程都是一些十几万、几十万的小工程,完工后只要能正常通水就行,一些瑕疵就不要太在乎了,何必这么较真?

  每次,李才玉都耐心和乡村干部、施工单位解释,金额再小,也是国家的钱,一分一厘都来自纳税人,虽是小工程,但涉及千家万户,和农民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更别说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不愁吃”的重要考量,一个小问题不及时处理,长此以往,就可能带来大麻烦,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认认真真、仔仔细细。

  见李才玉讲原则,施工方在实施和验收时,就寻思着请他吃饭,送个小红包,拉关系,求关照,希望日后“合作愉快”。每次,都被推了回去。

  面对对方的笑脸相迎,不抽烟、不喝酒的李才玉不为所动,该严的尺度,他一点也不松。

  大坑乡高倚村有一处安全饮水工程,施工方刘总是一位有着多年经验的“老师傅”,验收时,李才玉指出水陂浇筑未按图施工,建在了原设计水源的上游,不仅水量小还有点漏水,坚决要求整改。

  刘总当时很生气,认为李才玉故意刁难他,说就这么一个才一米高的矮坝,有一点点漏水,也不会影响安全,水陂往上移,也是因为当地村民思想工作做不通,和施工方无关。

  李才玉坚持要整改,在多次“拉锯”“角力”下,施工方只好毁掉按原设计重建水陂。当年年底,适逢大旱,大家惊讶发现,幸好重建,不然水厂就得断流,安全饮水没有保障了,更加佩服起这个瘦弱的“眼镜哥”了。

  家乡衙前镇的亲人和村干部认为李才玉有点权力,也找上门来。

  李才玉的二叔是贫困户,从山上引了山泉水饮用,也想安装自来水。李才玉觉得,完全符合饮水安全标准,尽管水管有时会堵塞要疏通,但一直不同意二叔去申请,享受过分散供水补助。直到2019年,在村里有项目时,二叔才和附近群众一起用上了自来水。

  “智多星”——工作难了就巧干

  工作除了干劲还得巧劲,自打参加工作以来,李才玉一直这么认为。所以,繁忙的业务工作之余,李才玉爱走走看看、写写画画,善观察、勤思考,在每次详尽的调研后,李才玉都会综合分析研判,马不停蹄撰写报告。

  在一篇提交的《全县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情况调查报告》中,他直陈目前农饮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程入户率低、水质合格率低、供水保证率低这“三低”,而根源就在于:运行管理责任不实、管理主体散乱、产权不明晰,并从改革机制、规范管理、强化监管等方面,并提出了具体明晰的建议。

  这份沉甸甸的报告,得到了当地水利局长张晓曲的高度重视,经过进一步完善后,他立即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做专题汇报。2018年5月,县党政班子联席会议专题听取,并通过了《遂川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巩固安全饮水脱贫攻坚成果的通知》,通过建章立制,全面规范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对原来不明确的“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都有了具体规定。

  这份《遂川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暂行办法》,是江西省首个县级农饮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规范性文件,得到了省、市水利部门高度肯定,并做为经验向全省推广。2019年8月,李才玉受邀出席江西省农村饮水工作推进会,向与会农村饮水工作分管领导、负责同志授课,讲解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经验。

  2019年9月,为进一步提升农饮工程运行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县委、县政府决定深化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改革,在乡镇组建乡镇水务公司实行农村供水工程企业化、专业化管理。在改革期间,他草拟了《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乡镇水务公司组建方案》和《乡镇水务公司章程草案》等文件,指导21个乡镇组建了乡镇水务公司,使各项改革举措落到了实处,为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更高质量供水,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施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改革后,提升了运行管理水平,农村供水保证率和水质合格率都有了大幅提升。2016年以来,遂川县新增农村自来水人口达10.3万人,供水水质合格率由原来的不足40%,提高到了100%。

  同时,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主体由原来的267家,整合到23家供水企业,理顺了运行管理机制、减少了维护人员、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为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