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有仙、罗跃军、刘祖刚整理

  一晃,这场战役已过去近70年,但仍令我满怀激动,总能想起当年经历过的朝鲜四三○战斗前前后后,今天回忆出来以飨读者,也纪念举世闻名的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1951年3月29日18时,我高炮团接上级紧急通知,当20时,从德川转移至1950年底守卫的“新西大桥”阵地。

  这是一座从中朝边界新义州通往前线必经之重要桥梁,总不断遭受敌机的疯狂轰炸破坏。接令后,部队立即准备行动。

  深夜12时30分,部队已全面进入炮阵,坚守大桥,确保安全。为摸准敌情,有利于消灭敌人,我和往常一样,每转移阵地,就和侦察员、联络员一起,走访隐藏在山沟的当地百姓,了解敌机活动情况。

  所到之处,朝鲜百姓都无比气愤反映,近一段时间敌机十分疯狂,每隔几天就来轰炸“新西大桥”,一般多在6至7时,数量6至12架。他们还高度赞扬志愿军工程部队,冒着敌人炮火抢修公路和桥梁,英勇奋战、技术过硬,使战火中的公路、桥梁成为“不断”的运输线。

  侦查结束,我们马上返回阵地向指挥员作详细汇报。指挥部立即部署各级指辉所,要求密切注视敌机突然袭击,随时歼灭敢于来犯之敌,誓叫侵略者有来无归。

  命令如山倒,全体指战员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命令,坚守战斗岗位。4月30日6时48分,果真一群敌机从北面朝着大桥方向飞来,且越飞越低。这时,整个部队全神贯注等待着团指挥部一声令下。

  “咚!咚!咚!……”全团高炮火力对准正在向大桥俯冲的一群敌机猛烈开火,在这激烈的战斗时刻,为鼓励全体指战员士气,我在阵地中心山顶上手举广播筒高声呼喊:“同志们,打得好!打得好!打得好!他们再也逃不了!”

  决战时刻,全体指战员沉着勇敢的战斗情绪一浪高过一浪。“猛、准、狠”的炮火高度集中包围敌机,敌人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无法逃跑,对空作战不到半小时就取得胜利,9架敌机被我团击落8架,剩余1架也被击伤狼狈逃窜,这是我团赴朝作战首次夺取的辉煌战果。

  此时此刻,整个阵地从指挥员到战斗员热烈欢呼,激动、欢乐的情景真难以用语言形容。次日,团部传达了志愿军炮兵总部给我团全体指战员通报嘉奖的特大喜讯,说战绩将永远记载在志愿军高炮光荣史册,被称为“四三○”战斗。

  为做好战后工作,我们调查组奉命携带武器,望远镜、干粮、喊话筒、宽大俘虏政策宣传单等,离开阵地四处寻找被击落敌机的下落,侦察现场、宣传政策,慎重接触敌人,缴获武器。

  经巡查发现,有的敌机和飞行员已全烧毁,只存残骸,有的飞行员背降落伞逃生,等待被俘。俘虏们都称赞志愿军勇敢,战术惊人,只有选择投降才是唯一出路。我们将缴获的武器,战利品等,随押被俘美国飞行员统统上交指挥部。

  “朝鲜四三○战斗”的胜利,让新西这座重要桥梁有了一定安全保证。后来,据当地百姓告之,此后两个多月,一直安全无恙。

  “四三○”战斗结束,师政治部主办的《阵地快报》特约我,写了一篇题为《四三○战斗告诉我什么》的专稿。记得稿件大意是这样:“我团全体指战员在四三○战斗中给了敌人一次对空射击有力的打击,为今后大桥的安全可能会起到一些保护作用。同时也使敌人了解志愿军高炮部队的厉害。实质上是大灭了敌人的威风,大长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志气。这也足以说明,美帝是纸老虎,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但“四三○”战斗告诉我们,在胜利面前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任何时候决不可麻痹轻敌,不可放松对敌人的高度警惕,要在朝鲜战场作好持久战的准备,要练好过硬本领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为夺取朝鲜战场的最后胜利而英勇奋斗。(此特约稿在师政治部《阵地快报》登载后,用以当时作为连队“正确对待四三○战斗”战果的教材内容之一。)

  70年过去,我深刻地感受到,从朝鲜持续3年的战争和屡次停战谈判,得出了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那就是美国佬怕挨打,我越强,敌越弱。只有狠狠地打,而且要打到底,才能迫使敌人自动服输,老实投降。”

  我清楚知道,1953年7月27日,举世闻名的朝鲜停战谈判正式签字之前,我军对敌方发动的总攻,据统计仅半小时之内打了三千辆汽车满载的炮弹,打得联合国军胆战心惊,服服帖帖。迫使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于汶山在停战协定上正式签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不仅赢得了战争,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和平。使中国的边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维持了相对的稳定,获得了对中国人民来说无比宝贵的和平建设环境。

  这场战争雄辩地说明和平是战争的对立物,从来就不是建立在良好愿望的基础上,不能奢望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不能幻想分裂主义者会在一个早上改弦更张。为了和平,必要时要有不惜一战之勇气,要有血战到底的决心,要有战则必胜的力量,能战方可言和,在很多情况下,和平要靠战争来保卫,来贏得;以战止战,正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事实证明,朝鲜停战协定的最后签字,不是谈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背景介绍:郭斯行,1928年生,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镇人。1949年9月入伍,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10月归国治疗伤残,1955年转建还乡任教,先后任教师、教导主任,学校负责人。所在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1985年病退(1994年改办离体),受聘任镇文化站站长兼文联、关工委老干部、老年体协秘书长。

  离休至今,郭斯行仍然坚持做校外辅导员工作,培养各级优秀学生1800余名,扶助贫困学生400余名,总金额11000余元。在镇文化站任站长、牵头主办《峨峰》《宣传动态》(草林简讯》《文化长廊》《草林工商廉政义务监督简报》等多种内部刊物上百期,多次获省、市、县、镇等各级党、政组织授予先进集体和国家级先进个人殊荣,先后参加《半月谈内部版》《中国剪报》《老年教育》《老友》《新世界》《科学养生》《老年文摘》等10多种报刊评刊获奖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