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小面摊里话脱贫

2020-09-02 10:0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芦溪9月2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贺笑 肖湖)清晨四点半,天空中泛着微微白光,芦溪县南坑镇金钩湾村村民贺志华就和妻子何怀梅开始为早上出摊忙碌着。两人准时来到当地农贸市场门口,米粉、米面、调料、配菜、餐具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小面摊上,客人来了,烫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肉香、面香弥漫开来,不一会儿就吸引了众多的顾客前来品尝。

  “除去成本,每月的纯收入最少有4000元。”在小摊里,贺志华高兴地说起自家小面摊的经营情况,眉梢眼角尽是幸福和满足。

  最无助的时候被“拉”一把

  2014年,贺志华的母亲身患尿毒症,需长期透析治疗,父亲贺向军年老体弱,而贺志华本人因脑膜炎后遗症导致腿脚行动不便,被鉴定为三级残疾,家中两个小孩读书,一家人全靠妻子何怀梅打点零工维持生活。为给母亲治疗,全家人倾其所有,还借了不少外债,生活陷入了困境。就在贺志华一家感到绝望与无助的时候,金钩湾村“两委”通过走访调查,精准识别,及时将他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就像是在你最无助的时候有人拉了你一把,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贺志华回想起当时的难处,不禁红了眼眶。

  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村“两委”以及帮扶干部为贺志华一家分析贫困原因,制定出帮扶措施,落实好扶贫政策。贺志华母亲享受到免费透析,生活压力减轻了大半,贺志华本人其儿子两人享受了低保政策,每月能领取到几百元低保金,村委会安排公益性岗位时,还让贺向军干上了村里的保洁员,每月领取工资1200元。

贺向军从事村级保洁员(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在帮助解决贺志华一家的种种困难后,该村“两委”、帮扶责任人和镇村党员干部趁热打铁,为贺志华一家出谋划策,鼓励他们自立自强。

  “有一次走访中,听到何怀梅小孩说妈妈做的面条好吃,那时候大家就想,要不就帮助他家开个早餐面摊吧,这样不仅能挣钱,收摊后他们还能顾得上家里的老人孩子。”谈及何怀梅开早餐摊子的缘由,帮扶干部欧阳元元说,“最主要还是贺志华一家勤劳肯干,不等不靠,这个事情才做的起来。”

党员帮扶干部欧阳元元为贺志华制定脱贫计划(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小面摊“支”起幸福新生活

  确立好想法后,贺志华一家立即行动,寻找摊位、购买用品。在镇村党员干部的帮助下,何怀梅顺利地在农贸市场门口开起了小面摊。虽说摊子小,但是面条柔软爽口、味道鲜美,面摊开起来不久就受到大家的欢迎,生意红红火火,贺志华一家也在2017年顺利脱贫。

党员帮扶干部欧阳元元在贺志华的小面摊上帮忙收摊(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店刚开的时候,镇上的党员干部为了照顾我们的生意,常来吃面条,还主动帮我们宣传,后来我自己还会做点油条,党员干部们又积极联系政府食堂,让我把油条固定供应给食堂,口口相传,大家觉得我们的面条、油条好吃,来吃的人就越来越多了。”何怀梅笑着说。

  现在贺志华一家靠着小面摊,一个月净增收4000多元。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对于曾经负债累累的贺志华一家来说,这笔收入已经给全家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面摊生意越来越好,但收入的增加并没有让贺志华一家停下奋进的脚步,他们心里又有了新目标。夫妻二人计划着到萍乡市区租个店面,开个小面馆,将生意做大做强。

  白天夫妻二人在面摊上辛勤忙碌,下午和晚上就到市场上去考察,在手机里学习开店管理经营技术。贺志华说:“在各级帮扶之下,家里的变化很大,虽然我的腿脚不利索,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追求幸福生活的步伐,家里有了积蓄,心里也有底了,我还得继续干!”

  今年贺志华女儿贺静娱初中毕业,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帮扶干部积极上户沟通,想方设法为他们联系学校谋出路,最终一家人打算让女儿去卫校读书,不仅读书问题解决了,以后孩子毕业还能找份稳定的工作。

  想到生活过的越来越顺,贺志华夫妇的脸上常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这么好,给我们帮了很多忙,但关键还要靠自己!只要自己肯干,肯吃苦,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我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贺志华笑着说。

  从打零工到开小面摊;从建档立卡户,到享受政策帮扶,再到脱贫;从生活没头绪到大家帮,再到每天充满信心,贺志华一家的干劲儿越来越足。

编辑: 胡斐
关键词: 芦溪;脱贫攻坚;民生;

新闻特写:小面摊里话脱贫

清晨四点半,天空中泛着微微白光,芦溪县南坑镇金钩湾村村民贺志华就和妻子何怀梅开始为早上出摊忙碌着。两人准时来到当地农贸市场门口,米粉、米面、调料、配菜、餐具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小面摊上,客人来了,烫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肉香、面香弥漫开来,不一会儿就吸引了众多的顾客前来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