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源:老乡日子旺 乡村生活美

2020-07-27 10:0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安源7月27日消息(记者邓玉玲 通讯员刘伟南)近年来,江西安源里善村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庄环境变好了,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不仅享受到了小康生活的“红利”,还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溢于言表。

  小道变通途 乡亲迈上致富“康庄路”

  要致富,先修路。里善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共400余户村民居住。里善村抓住乡村振兴契机,打造微农场产业扶贫基地、番薯酒文化等特色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随着里善村逐渐成为萍乡市民“一日游”的好去处,人流、车流量大时,道路会车以及车辆掉头问题凸显,村道狭窄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

  道路窄、路况差是村道的“难点”“痛点”。为解决此“难点”“痛点”,统筹城乡一体化,畅通乡亲致富路,2019年,安源区城郊管委会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投资300余万元,将原本6米的村道拓宽至有游步道、有绿化带的14米“通途”。

  “原先村路狭窄,只能允许一辆车通行,公交车进不来,发展受限,现在路拓宽了,旅游大巴都可以进来,路通了,发展就顺了,村民们也跃跃欲试想办法发展副业,乡村振兴、发展家乡大家很有信心。”村党总支副书记邓文夫感慨介绍道。

  “大家动作快一点,上午要把最后一车运出去”,初心微农场技师卢建明正在指挥着工友们装运蔬菜,“农场丰收了,早上采摘,上午全部运出去,尽早送到认养人的手中,保证新鲜,每天都要送很车,多的时候可以送3吨,路好,很快,一上午都能送完”。

  从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羊肠小路到家家通了柏油路,再到如今的道路拓宽,三轮车、小汽车拖装到大型货车都可以开到家门口,村民们不仅出行更方便了,连收益也跟着上去了。“现在道路越来越宽,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开车来里善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家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好,收入节节攀升”,里善农家乐曾老板笑道。

  每到深冬时节,里善村的番薯酒飘香、腊味丰盛,自制的“土味”也将经过新修建的柏油路运往一个个“买家”。

村道拓宽后

  家门口务工 从贫困户到“脱贫奋进之星”

  “曾垂连,里善村9组村民,因独子患病致贫,除享受各项扶贫政策,曾垂连在扶贫基地——初心微农场务工,他感恩奋进、勤劳肯干,每月收入2000余元......”里善村民们围在村公示栏前边观看着“里善村脱贫奋进之星”公示栏,边热切地讨论着。村民刘婷说:“曾垂连真个是发得狠,每日来得早,回得晚,每月工资都是他最高,评他这个奋进之星蛮合适”。

  曾垂连现年67岁,因家中老伴腿脚不便,儿子患有精神疾病,儿媳要照顾丈夫和两个孩子,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帮扶像曾垂连这样的贫困户就地、就近安排就业,里善村建立了初心微农场产业扶贫基地,带动20余名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户8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防控措施到位,里善农场2月中旬便已复耕复产,曾垂连第一个上工。“农场是8小时工作制,虽然农场复耕时间推迟了一点,但是工资发放没有推迟,我2月份照常拿到了2000多块钱工资。”曾垂连笑容可掬地说道:“翻土、施肥、收割,这些农活都是我们做惯了的,做起来顺手,又有卢师傅(农场技师)指导,不难;这里离家近,我可以照顾家里,有时候回家吃完晚饭我又过来看看农场情况,很方便。”

  据悉,里善村包括曾垂连在内的24户贫困户96人已于2019年年底全部脱贫。

里善村评选“脱贫奋进之星”

贫困户在扶贫基地务工

  环境大变样 美丽乡村“靓起来”

  里善村还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的投入,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全覆盖,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等设施完备齐全,家家门口摆上垃圾桶,还有专门的车辆回收垃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环境卫生志愿者每天巡查清扫垃圾,还有一支巾帼志愿者队伍上门上户宣传爱护环境卫生知识,实现村庄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整治机制。

  “环境改变生活”,美好的环境带来村民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在潜移默化中,村民们慢慢摒弃了乱丢乱扔、乱堆乱放的陋习,养成了自觉呵护环境、讲究卫生的生活习惯,村风民风家风悄然改变。

  村庄环境大变样的成效已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渗透延伸:村道两旁村民院墙的文化长廊上,展示着村民生产生活蒸蒸日上的景象,文化广场上多了健身锻炼的身影,农家书屋看书下棋的人络绎不绝......村民告别了“白天打工,晚上打牌”生活模式,村民精神风貌迅速改变,乡村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志愿者上门上户发放爱护环境宣传单

干净整洁的村道

  “里善村连年获得‘十无平安村’称号,邻里和谐,文明和美,村民家中没人都能敞开大门,完全令人放心。”里善村委会副主任曾节萍自豪地说道。

编辑: 胡斐
关键词: 安源;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江西安源:老乡日子旺 乡村生活美

近年来,江西安源里善村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庄环境变好了,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不仅享受到了小康生活的“红利”,还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