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努力实现江西经济总量质量双提升

2020-07-15 11:16:00来源:央广网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经济形势分析会

  2020年开局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冲击。如何正确分析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成为我们更好应对挑战、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所必须回答的重要命题。察形观势,从来都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大前提。只有“风物长宜放眼量”,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唯有既充分估计困难,直面应对挑战,又坚定发展信心,保持充分定力,才能在危急中寻求机遇,在暗淡中显出亮色。

  一、深入分析研判,高度重视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运行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的影响远不止是一次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那么简单,更非简单的重创世界经济,而是一场超越冷战、甚至不亚于二战对世界局势的影响,由疫情引发的系列问题,兼具了1918年大流感、1929-1933年大萧条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部分特征,应对难度前所未有。新冠肺炎疫情已对整个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造成非常大的冲击,所引发的次生灾害超出预期,疫情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社会停摆以及治理失效,对整个世界经济、社会甚至安全和战略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全球范围内没有赢家,疫情发展已成为整个人类面对的全球性大危机。

  6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下滑4.9%,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全球经济复苏的“爬坡”过程预料将漫长而艰难。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将萎缩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萎缩3%,分别比4月份报告下调1.9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将萎缩8%,欧元区经济将萎缩10.2%,日本经济将萎缩5.8%,均低于4月份预测。巴西经济预计将下滑9.1%,印度经济也将萎缩4.5%。全球经济在2020年负增长已成定局,经济增长面临明显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下行幅度与持续时间更是难以预测。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特征更加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因素将更加复杂、更加不稳定和更加不确定。

  二、坚定发展信心,充分认清中国经济前景依然光明

  信心是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可以使人时时保持自立自强,不畏艰险,不怕挫折,为实现目标而奋发有为。这次抗疫斗争,中华民族不仅没有被灾害压垮,反而激发出蓬勃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更增强了一往无前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同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与世界经济相比,中国经济显示出独有的韧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也是在极其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定力的根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对全球经济前景做出悲观估计的同时,仍然对中国经济增长抱有信心。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还是世界银行,他们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均预测,中国是今年唯一能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中国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看经济发展,既要看统计数据,更要看变化趋势。应该说,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因素并没有因疫情而改变,我国市场规模大、成长快、潜力足的基本特点也不会因此而改变。一是发展空间大,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二是产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劳动力充裕,能够有效支撑我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三是经济结构优,以新产业、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增长。四是政策空间足,中央持续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和实施力度,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疫情冲击是短期的、阶段性的,随着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经济社会发展按下“重启键”,一些被压抑的经济活力正在释放,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增强。可以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接下来经济改善的势头会更加强劲。

  三、善于化危为机,客观看待江西经济的发展现实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以保促稳、以稳应变,稳中求进、危中寻机,全省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生产与需求稳步回升,全省经济秩序基本恢复,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向好,呈现出经济复苏回暖、动能持续转换、市场预期增强、民生保障有力、风险总体可控的良好态势,多项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各种风险挑战更加凸显的情况下,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预计上半年,全省GDP、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比一季度提高4.8、10.3、7.1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基本实现“负转正”。这表明,疫情对我省经济影响是暂时的,没有改变我省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全省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也没有变。

2020年上半年,江西口罩远销86个国家和地区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次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供给侧、需求侧都受到明显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受疫情影响,全省产业链供应链衔接不畅通,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效益下滑明显,财政收支平衡矛盾加剧,稳物价稳就业压力加大。对江西来说,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场大考,更是一次机遇,必须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面临的形势,善于把握危与机的辩证法,善于在危机和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四、采取有力措施,奋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面对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突如其来的严峻汛情等给我省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凝心聚力、争取主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防汛抗洪救灾减灾等工作,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铆足干劲,确保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经过长期的接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一鼓作气、决战决胜的历史关键节点。小康,这个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执着梦想,今天已经触手可及,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疫情带来的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既躲不开也绕不过,既没有时间可等也没有捷径可走,更无退路可言。重任当前、使命在肩,必须咬定既定目标不放松,对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认真梳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用具体、务实、富于创造性的举措,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着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以钉钉子精神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全力以赴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铆足干劲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以优异成绩向历史、向人民交上一份经得起检验的满意答卷。

  (二)持续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江西省贫困县脱贫退出新闻发布会

  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4月26日,江西省于都、修水等7个贫困县经过考核评估,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江西省内2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十三五”30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重大战役中,江西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摘帽不容易,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更加艰巨。进入收官阶段,要继续绷紧弦、加把劲。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切实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压实责任,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构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重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返乡农民工就业,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全面复工,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要做好政策规划有效衔接,找准结合点、打出组合拳,把稳定脱贫与长远发展统一起来,全力推进稳岗就业增收,注重产业扶持,稳定群众的长远收入。要在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把脱贫攻坚的基础性成果转化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实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下定决心,大力推动经济总量质量双提升

  要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既通过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为经济稳定运行和转型升级创造条件,在动态调整中实现优化;又通过实现质的稳步提升,让经济凤凰涅槃,促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一方面,没有量的增长,就不能为经济运行提供托底;没有质的提升,就不能让经济发展更有效率。2019年,江西的GDP总量约为2.475万亿,排全国第16位。环顾周边,广东(10.76万亿、第1位),浙江(6.23万亿、第4位),湖北(4.58万亿、第7位),福建(4.24万亿、第8位),湖南(3.97万亿、第9位),安徽(3.71万亿、第11位),都在江西前面,而且还存在差距逐步被拉大的趋势。就是在中部地区,江西也就比山西(1.70万亿、第21位)高一点。面对咄咄逼人的发展形势,江西无法取得高速的发展机会,也就无法赶超全国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最终要落脚在经济发展“质的稳步提升”上。为此,要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持续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开发区“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行动、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落实产业链链长制,聚焦主导产业铸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特色产业迈向中高端。

南昌航空城开工建设

  (四)保持定力,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在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企业数量,可以说稳住了中小企业,就稳住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但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面对疫情冲击,生存遭遇严峻挑战。一旦出现大量中小企业退出,将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的根基。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要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将其作为坚持稳中求进、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在“六保”中,保市场主体具有“压舱石”作用,它既是当下帮助企业在特殊时期“活下去”、保住经济长期韧劲的迫切之需,也是防范破产潮失业潮等次生经济风险、稳住经济基本盘和民生底线的内在之需,同时还是保就业、保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尽力帮助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度过危机,既是当前政府各项工作的根本导向,又为中长期经济全面恢复常态提供坚实动力。为此,要借鉴应对疫情时的“差异化防控策略”,做到“精准施策”,以企业现实困难为“靶向”,落细落实帮扶措施,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关键时刻对企业搭把手、拉一把。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用好用足各种援企稳岗政策,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扶持力度,坚决把减税降费、社保费减免缓缴、金融支持等帮扶政策落实落地落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要用足用活用好各类金融支持政策,把实质性减负、多渠道融资和纾困性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健全完善快速审批通道,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办理效率,提高企业融资便利性,降低融资成本,在特殊时期帮助市场主体得以生存发展。

  (五)心系群众,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民心的基础在民生,民生的实质是民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全面应对疫情挑战的特殊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赢得和凝聚民心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必须坚持保民生的标准不降、惠民生的力度不减,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所急所忧,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思所盼,切实提升经济工作的民生“温度”。要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做好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强化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全面落实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防控常态化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加快恢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中保就业、扩就业、帮就业,统筹解决群众在住房、医保、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网。要针对疫情暴露出的问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不断提高应对处置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编辑: 胡斐
关键词: 江西;朱虹;经济发展;

朱虹:努力实现江西经济总量质量双提升

2020年开局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冲击。如何正确分析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成为我们更好应对挑战、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所必须回答的重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