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稳定粮食生产 增加群众收入

2020-03-25 19:3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赣州3月25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向昊)一犁春泥,万顷新绿。

  刚刚经过春雨的滋润,赣州蓉江新区的田间地头处处散发着春的气息。南部村庄山间的稻田上,手扶式旋耕机缓缓驶过,卷起一股股泥土的芬芳。

  很难想象,眼前这些平整的熟地在不久之前还是杂草掩映的撂荒地。

  民以食为天,粮安天下稳。今年以来,赣州蓉江新区统筹规划、周密部署、科学布局,严抓防止耕地撂荒、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截止到3月24日,全区已落实早稻耕种面积1.23万亩,完成调配种子21800斤。

  强化服务保障

  春分过后,早稻育秧进入关键时期。为帮助促进各地群众尽早完成春耕生产,赣州蓉江新区迅速出台系列奖补激励政策,从农资、种子、技术、灌溉等方面做足春耕全流程服务功课,并组织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摸排统计可耕种土地面积、上户宣传撂荒地复耕鼓励政策广泛动员群众复耕,坚决防止耕地抛荒,切实保障粮食生产。

  “这台拖拉机原价102000元,享受农机购置补贴后只需要不到48000元。”潭东镇桥兰村村民刘传彬原来是一名农用车驾驶员,看到今年春耕村民需要农机服务,他第一时间购买了一台大型多功能耕地拖拉机。根据现有政策,他不仅能享受35%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还能享受区里20%的农机购置专项补贴。

  高校园区管理处先后组织两轮早稻育秧及春耕生产知识培训班,邀请农技人员通过举办讲座授课、秧田现场教学等方式,为耕农输送早稻集中育秧技术。“农技专家带来了最新的播种技术,只要后期管理跟上,今年丰收没啥问题。”高校园区管理处箩渡村村民郭训莲说。

  粮食要丰产,水利是关键。潭东镇东坑村驻村第一书记刘翊翔介绍,由于东坑村临近章江、地势低矮,一旦河道水渠淤积,容易造成耕地受涝,影响粮食产量。今年春耕期间,村里投入多台大型机械设备对全村主水渠开展清淤清障,并重新修缮加固了坍塌残破的部分支渠,确保易积水受涝耕地如期复耕复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天乡村集市不开放、流动商贩不进村,圩镇品牌农资店成为了农资销售的主渠道。”赣州蓉江新区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邓玉平介绍,针对上述情况,区农办联合区市监分局组织人员不定期对辖区种子、农膜、化肥等农资店开展拉网式检查,确保春耕备播农资产品质量合格和稳定供应,助力农户春耕、春播、春种安全有序进行。

  促进群众增收

  龙塘村位于潭口镇东南部,境内地势起伏,有不少丘陵。由于缺乏龙头产业,以前绝大多数村民都在外务工,造成村里部分土地抛荒,加上耕种条件不便,基础设施薄弱,村里曾多次尝试引进企业,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农业,可是没有一次成功。

  “村委会前这片地,撂荒都快一年了,今年又种上了粮食。”今年开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原本打算外出务工的村民滞留在家,龙塘村村支书廖为铭觉得机会来了。

  在包村镇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龙塘村采取托管服务、代耕代种或流转给有耕种能力的主体耕种等方式,进行规模化复耕、集约化利用,带领村民“问土地要收益”。

  “预计今年合作社吸纳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能超过30人。”廖为铭介绍,龙塘村通过组建龙源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企业承包土地进行生产,像张日红这样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能在基地打工领工资。

  “每翻一亩地,合作社给我200块钱工钱,我操作旋耕机每天能翻3、4亩地呢!”张日红比划着手指头对记者说。

  组建合作社的何止一个龙塘村,获益的群众也绝非张日红这一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赣州蓉江新区共有农业专业合作社20余个,粮食生产领域累计吸纳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680余人,预计全年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

编辑: 胡斐
关键词: 赣州;春耕;粮食生产;

江西赣州:稳定粮食生产 增加群众收入

刚刚经过春雨的滋润,赣州蓉江新区的田间地头处处散发着春的气息。南部村庄山间的稻田上,手扶式旋耕机缓缓驶过,卷起一股股泥土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