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修水12月7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程玉香 阮皇勇)“‘十三五’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脱贫了,搬出了深山,发展了多个产业,生活越过越好,越来越幸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面对记者修水县黄沙镇汤桥村的万继华说起这些年的收获满脸幸福。村庄新貌、户户新颜,这几年汤桥村颜值持续刷新,村民万继华搬迁到功能齐备、生活便利的易地安置点,参与菊花、林果产业增收,空闲时还通过农用运输车赚些外快贴补家用,充实而富足的生活与五年前相比是大不一样了。

汤桥村易地搬迁安置小区(央广网发 通讯员阮皇勇 摄)

  汤桥村打造的易地搬迁安置小区,先后有53户村民像万继华一样搬出深山,从这里开启了幸福新生活。“我们这个点距离我们汤桥的集镇只有百来米,边上50米的地方就是我们汤桥的小学,这个卫生所也在边上,群众的生产、就学、就医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修水县黄沙镇党委副书记章晋敬介绍说。

  搬得出,还得稳得住。镇村通过成立合作社,积极引导村民发展了油茶、菊花、茶叶、林果、特种养殖等五大主导产业,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脱贫致富。汤桥村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宇宝介绍说:“合作社向贫困群众免费提供菊花种苗和技术服务,并由合作社以每市斤不低于5元的保底价格收购贫困群众鲜花,管理得好的贫困群众一年可以增加几万块钱收入。”

  在经历“输血”和“造血”扶贫后,汤桥村的贫困发生率已由最初的9%降至1%以下。家乡变化大,发展机会也多了起来。从大连海事大学毕业后,在广州从事远洋运输的李平,这几年选择回到村里发挥所长,进行海虾的淡水化养殖,从打工仔变身为村里产业致富带头人。“现在农村的发展需要我们年轻人,需要新的思维,有三户贫困户跟着我干,现在都脱了贫,在乡村振兴中接续奋斗,我觉得大有可为”,李平说。

汤桥村对虾养殖基地(央广网发 通讯员阮皇勇 摄)

  近年来,汤桥村还深挖帝师万乘风故里深厚文化底蕴与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与县城温泉小镇度假景区实现“飞地互动”,做强温泉旅游,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22岁的村民万南玲在县城温泉小镇景区接受技能培训后,回到村里汤桥汤屋温泉中心正式就业。她说,通过到成熟景区把好的理念带回来,不仅能更好的提高收入,也能提升乡村人气,帮助村里的旅游业发展。

  五年来,汤桥村60户228名贫困对象顺利脱贫,且通过多样的产业模式让村民有了长效增收保障。在全面小康的路上,奋斗仍在继续。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五年来,修水县8000多名党员干部投身投入脱贫攻坚帮扶一线,2万余户8万多名贫困对象稳定脱贫,133个贫困村像汤桥村一样全部退出,基础好、产业多、人气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发展劲头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