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婺源11月19消息(记者胡斐 通讯员张四华 王倩)“最佳民宿创新奖、中国十大最美民宿奖……”近年来,江西省婺源县主动应对民宿产业高速发展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着手建立覆盖规划设计、投资开发、经营管理等全产业链的民宿人才库,积极探索民宿人才职业化发展路径,促进民宿行业“竞相争艳”,成为当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加强支持服务力度,优化“第一环境”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婺源县为突破民宿产业规模化、集聚化程度不高的困境,全力搭建平台,加大政策、资金“双向扶持”。制定出台《婺源县民宿产业扶持办法》,每年安排2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乡村民宿;实施网上定向招租、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民宿贷”业务等降低民宿企业融资成本。从今年起,该县还对新设立的中小型企业化民宿实行缴税“补贴”,根据其缴纳税收的地方所得部分的50%给予连续3年奖励,有力推动民宿项目落地。目前《婺源民宿投资开办流程》正在编制,出台后将进一步简化投资开办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此外,该县制作完成了“民宿地图”,推出了“每日美宿”栏目等,当地民宿借助婺源旅游各大窗口、网络客户端,打开行业推介渠道,提升外界关注度,擦亮“婺源民宿”品牌。
  建立精品民宿区,打造“一流平台”
  “明训堂、花田溪、保鉴山房、婺花堂……”走进婺源县思口镇延村,35家各具特色的民宿交错排列,仿若一串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珍珠,让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近年来,婺源县统筹景区资源优势,以景区为依托,围绕“高端民宿做靓、中端民宿做强、低端民宿提标”目标,大力推进民宿精品示范区建设,民宿呈“井喷式”增长。据统计,该县共有民宿754家,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古宅民宿100余家,百幢以上民宿集群2处,客房总数7727间,床位总数达15492张。2019年,婺源接待游客24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4.3亿元,其中民宿产业贡献超20亿元,间接带动4万余人就业。目前,占地30余亩的婺源县城西门桥底民宿区也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创新产教融合新路,拓展“第一渠道”
  “校企合作,给学了几年专业知识的学生带来了见世面的机会,为今后就业积累了实践经验。”江西婺源茶叶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班辅导员王菲表示。
  近年来,婺源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育民宿人才机制,实行“政校挂钩、企校挂钩、订单培训”等,主动对接本地高校,深入推进现代实习制人才培养,每年分2批次将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120余名在校学生输送至民宿实习。并实施“婺商回归”工程,让更多有情怀有实力的民宿企业入驻。巧妙借助农家乐厨艺、金牌导游等行业赛事活动平台,不断提升民宿从业人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截止目前,婺源县80余名民宿人才已纳入全县人才库,其中既有外地高端人才引进,还有像汪万斌、方秀瑛、方春英等本土人才茁壮成长,衍生一道靓丽人文风景,成为当地民宿魅力之源。
  强化民宿人才培训,涵养“一池活水”
  “民宿行业培训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为民宿主人提供了交流学习平台,极大提升了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婺源民宿协会荣誉会长李正雪说道。
  据了解,婺源通过成立民宿协会、举办协会年会、承办民宿管理人才培训班等方式,大力拓宽民宿人才交流渠道,充分发挥民宿产业的集群效应。该县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婺源县民宿标准》《婺源民宿管理办法》《民宿(农家乐)特种行业许可实施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在全省率先推行民宿规范管理工作,为民宿颁发《特种行业许可证》,步入当地民宿“身份证”认定时代,将民宿经营纳入“正规军”行列。截至目前,全县已有60家民宿获取“身份证”,得到国家有关部委肯定。婺源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县级城市,在全国乡村民宿发展现场会上作发言和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