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浮梁10月2日消息(记者邓玉玲 通讯员黄湘国)“月到中秋分外明,喜逢佳节乐淘淘。”今年恰逢国庆、中秋两节重逢在一天。在这喜庆的日子,浮梁县蛟潭镇浯溪村响起欢庆的锣鼓,村民们欢快地舞起火龙,欢庆丰收年。

  10月1日的下午,记者来到该村,当地村民正在用稻草和棕叶扎出1个龙头、10个龙身和1个龙尾,总共12节,寓意一年12月,月月平安,月月风调雨顺。晚上7时许,舞龙灯正式开始,霎时间锣鼓声、鞭炮声、礼花声齐鸣,不绝于耳,整个山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10多名青壮年头上扎着彩巾、身穿鲜艳的服装在村宗祠门口广场上舞起来。在礼花的映照下,稻草龙灯时而上下翻滚、时而空中盘旋,从村宗祠沿着村道翻滚前进,来到各家各户门前广场,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礼花迎接。欢庆的锣鼓声和鞭炮声响彻山村夜空。

  稻草龙灯俗称“五谷丰收灯”由灯球、龙头、龙身、龙尾组成火龙灯。龙头用毛竹、稻草扎制,龙身、龙尾用当年新收割的稻草结“人字路”草绳编制而成。龙头及每节龙身均捆插在竹楔上,上面插满燃烧的香火,宛如一条火龙。今年为了更好地呈现舞火龙效果,对五谷灯龙进行了改进,除了龙灯材料保持原滋原味,在龙头、龙身、龙尾更具有欣赏美观性,使龙灯在夜间更明亮更加绚丽多姿。

  据了解,浯溪迎龙灯活动,是一个自发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在该村已经传承了上百年,已经在好几代人留下深深的印记,这里保持民风纯朴,邻里和谐相处。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村村民的文化素养得到大力提高,一代一代人对迎龙灯活动传承积极性很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思想的影响,但是舞龙灯以庆丰收为主要目的没有变。舞龙灯总负责人吕琪芳告诉记者:“今天我们搞舞龙灯活动,每年中秋我们每年都搞活动,舞龙就是个传统习惯,现在我们传承下来已经有800多年历史,是寓意就是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