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分宜9月28日消息(通讯员张雅静)走在江西分宜县分宜镇水北村的乡间小路上,凉爽的秋风夹裹着淡淡的桂花香扑面而来,是丰收的味道。“现在日子好过了,我自己夏天种的30亩甜瓜丰收赚了快两万,现在闲下来了准备去工业园区找点事做,村里又搞了产业,让我入股,这个月已经把400块分红给了我,我今年收入比去年多一万多呢,大儿子也找了工作开始挣钱了,我再也不是别人口中凄凉的寡妇了。”水北村贫困户袁春兰眼里带着笑兴奋的说道。她口中所说的村里的产业,是水北村金秋砂糖橘+脐橙产业,成立于今年3月,占地200亩,总投资153.3万元;吸纳当地贫困人员10余人就地务工,人均年增收工资性收入2000元;基地3年后达到盛产期,年总产值可达160万元以上,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达33.75万元,吸纳25户贫困户入股每年可分得1.06万元。

  近年来,分宜镇大力拓展农民致富增收道路,发现既想要脱贫又带动增收,唯有牢牢牵住村级集体经济这个牛鼻子,探索出以村集体经济+村小组+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闲置荒山,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发展扶贫产业,既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又带动了贫困劳动力就业,还扩充了农民的钱袋子,真正做到了一粒种子花开遍地。

莲子苗木基地(央广网发 通讯员提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村里只有发展致富产业,帮助群众掌握致富门路和技术才能真正将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实现群众稳定脱贫增收。我们党总支充分利用本村的资源优势,确立发展莲子苗木、新余蜜桔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在帮扶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30万元,入股分宜县志台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了420亩的莲子苗木基地和45亩的新余蜜桔基地。采用党建+致富带头人+普通群众+贫困户的形式组成,带动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贫困户个人入股资金4.15万元、流转水田18.53亩、有7人在合作社务工。每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辐射带动全村官仔台、瓦仔下、金塘、黄家、袁家5个村小组98户农户户均增收1.6万元以上。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保底收入10万元。”大台村党总支书记万初根自豪的说道。“大台村跳出了‘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模式。把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盘活庵仔里、栗里老村庄的闲置资源,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发展乡村旅游。建立农耕体验文化基地,让田园变乐园、农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昔日的空心房、荒坡地变成了民俗文化村的‘宝库’,村民通常采取房屋出租、土地流转赚租金,在文化村打工赚薪金,入股分股金的‘三金’模式,使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带动了82户村民入股,户均增收1.8万元。”

  以前的村民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瓦房,喝的是井水,上的是旱厕,整天在地里干活。通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庄发展,现在村村通公路,家家住楼房,户户接自来水,用的是卫生厕所,挣钱的门路又多,老房子出租,土地流转。

  “今天的大台村每个村小组有一个主导产业,每户有一个增收门路,每个市场主体带动一批群众,真正实现了组组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做,劳动有收入。村变富了,变美了,走出一条带领村民奔小康的康庄大道。”大台村监督委员会主任黎珠平说。旁边的贫困户黄团根立马接茬:“那可不是,我们现在钱包鼓起来了,日子过的挺滋润,跟其他地方的贫困户比起来,我都觉得自己好有面子哦。”

  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不仅是给村庄带来收益,更多的是惠及每一位村民,村子美了,村民富了,让大家实实在在的有“颜”又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