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福:“小崔”扶贫记

2020-06-30 15:5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安福6月30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刘瑜)2018年10月,崔可斌作为省残联挂点帮扶村第一书记来到了江西安福洲湖镇王屯村。近两年的时间,王屯村丰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起来了,集体经济产业园发展起来了,环村公路、太阳路灯有了,村文化戏台搭起来了,互助养老平台正在建设中……而70后的他,被村里人亲切的称为“小崔”。

  真情实感融集体,破解驻村“开头难”

  “东西刚放下就说要去村里走一遍贫困户,当时我也给惊到了。”王屯村书记曾志强依然记得崔可斌第一天来到村里的场景,村里28户贫困户的情况全部罗列进笔记本里。为了尽快掌握各项扶贫政策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他几乎是手不释卷,还到处找村民聊家常、问健康、谈农事,用细致的“烂笔头”和心贴心的交流融进这个村。说起他,贫困户黄景云竖起大拇指,“小崔真的给我们村做了好多好事,看我家也有了大变化。围墙建起来了,厕所浴室也建起来了,拐杖也是前段时间小崔给我申请的,又轻又稳。”为了激励贫困户王利生的脱贫意识,他主动提出帮助王利生患有智力残疾的孙子王祖粮去培训就业技能,经过深入的观察和考量,崔可斌联系了一家南昌的盲人按摩培训机构,并解决了学杂费让王祖粮顺利入学。贫困户刘丁兰说起小崔都是笑眯眯的,“小崔经常来看我,我家狗都认得他哟,还有我家电灯泡都是小崔换的,看,照的亮堂堂的!”

  用心触摸贫困点,解锁扶贫“新路径”

  随着驻村时间日久,怎样真正激发脱贫意识、解锁脱贫“新路径”成了崔可斌天天思考的问题。在分析记录的信息中他发现村里的18户贫困户中有70%的成员在外务工,无劳力、缺劳力状况突出,良田利用率不高。为了打破这一现状,他争取省残联60多万资金购买了5台大型农机,组建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完善了维养、财管、安全操作等规章制度和作业收费标准,切实解决“农机之困”。以成本价面向群众服务,2019年晚稻作业面积860多亩,今年早稻收割季累计作业面积400余亩,预计全年作业面积达2000亩。与此同时,合作社还培训、聘用贫困户担任农机手,贫困户王小春获得五千多元的操作费,贫困户王纲争作业获得四千多元的操作费。短短两年间,王屯村发展了包含农机合作社的四处集体经济产业,光伏电站持续为贫困户分红,井冈蜜柚和油茶种植基地还在不断扩大规模,扶贫“新路径”还在不断解锁中。

  临危不乱共携手,实干落实解难题

  2020年6月,强对流天气来袭,崔可斌与村干部默契配合应对突发灾情,加班加点巡查路桥路基,督促挖掘机清淤,统计旱稻被淹数量……说起这样的默契和经验确是2019年遭受的几十年未遇的洪灾和旱情中得来的,正值端午假期的崔可斌立即返岗,与村干部通力合作,发动群众抗灾救灾,配合爱心人士发放救灾物资,灾后马不停蹄的帮助受灾村民清淤铲泥,统计受灾情况,第一时间争取资金给老江渠清淤、拔高岸基,兴修了两座损毁路桥……

  了解到村里没有环村公路,崔可斌落实省残联基础设施建设帮扶资金30万建了环村公路,装了50盏太阳能路灯,让王屯村能路路通、条条亮;为了丰富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他又对接省残联搭了文化戏台,加了灯光音响,添了配套设施,让百姓舞台扎根进了王屯村;为了着力打造“党建+互助养老”平台,小崔极力争取帮扶资金6万,整合现有房屋设施组建互助养老点,让养老难题不再“难”。

  驻村故事还在继续,为了向党和群众交上一份脱贫攻坚满意答卷,他用真情实感架起了一座座心桥,用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感化村民,用脚踏实地的信念拓宽村民脱贫致富的道路。

编辑: 胡斐
关键词: 安福;扶贫干部;脱贫攻坚;

江西安福:“小崔”扶贫记

2018年10月,崔可斌作为省残联挂点帮扶村第一书记来到了江西安福洲湖镇王屯村。近两年的时间,王屯村丰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起来了,集体经济产业园发展起来了,环村公路、太阳路灯有了,村文化戏台搭起来了,互助养老平台正在建设中……而70后的他,被村里人亲切的称为“小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