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临川1月27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胡琪蓉)她,叫全丽萍,是江西省临川区云山镇库前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全丽萍从抚州市临川区财政局选派到库前村,与当地老百姓结下了深情厚谊。如今,库前村一点一滴的变化,都倾注着她的汗水和初心。

  库前村坐落于金山寺山脚下316国道边上,共有村民483户、1862人,其中低保户32户5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5人。村民收入以种养殖和农闲外出务工为主,集体经济薄弱。

全丽萍走村入户,与村民促膝长谈(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党建引领“牛鼻子”

  2019年6月,初到库前村的全丽萍从“机关人”迅速转变角色成为“村里人”,为了全面掌握村情民意,经常到村民家里走访,与村民促膝长谈,了解群众生活生产情况,掌握村民当前之所需所急。可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不辜负组织的重托、村民的期盼?经过调查和思考,全丽萍认为扶贫手段多种多样,可要将扶贫工作真正地落实到位,关键是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和好的带头人。

  “库前村发展不起来,与基层党组织和带头人有脱不开的关系。”全丽萍认为自己担任“第一书记”是暂时的,帮助培育好村班子才是长远之计。于是在面临着“两委班子”不齐的困境下,她将选举组织带头人,为村干部队伍输送新鲜血液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完善了支部各项规章制度,修订了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在新支部的共同努力下,激发了村党建工作的新活力,顺利发展优秀年轻党员2名,入党对象3名,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镇前列。有了好组织,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幸福感不断提升,乡村脱贫有也有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为拓展村民深度参与村务,调动村民积极性,全丽萍根据党建工作重点和村情实际成立民情理事会,让村民成为议事主角,一举解决几件多年一直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为破解库前村脱贫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人居环境大变样

  交通不便,是库前村脱贫路上的“拦路虎”。“现在好了,道路宽敞又明亮,环境干净卫生,这多亏了我们村的第一书记。”望着干净平坦的道路,库前村的熊细娇高兴地说道。全丽萍为了改善村内的人居环境,积极争取到 88万元资金拓宽了进村道路,并在道路两旁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给村民群众出行带来便利。

已修建好的新村路(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用水难,也是是库前村的“穷根”之一,全丽萍在村内走访时,就发现库前村地下瓷土含量过高,遇到干旱天气时,缺水是库前村群众脱贫攻坚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以前我们的水根本不够用,平日里的饮用水还要到金山寺去灌装……”贫困户许建文说道。

  群众的用水难题,全丽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立即四处奔波积极向市、区防汛抗旱办为库前村争取到一个援建打深水井的指标,通过专家对接,技术支持,反复勘测,终于找到一处合适地为当地村民打出了一口150米的深井,每小时出水量达20吨,全村483户、1862人的饮水难题迎刃而解。同时,拉来24万元资金解决了琵琶山组操禾坑和灌坑组晒禾岭水库多年失修,导致以致库前村上千亩农田不能正常灌概的问题。

  盘活资源助脱贫

  “输血不如造血”,这是全丽萍的扶贫理念。要想真正脱贫就必须要结合自身优势,盘活现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由于库前村大部分年轻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只剩下一些贫困户和老人家在村里靠种田为生。为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全丽萍走村入户,做好村民思想工作,解除村民流转顾虑,一方面让村民把闲置和栽种一季的稻田进行流转后承包给种田大户,村民可直接受益300元/亩;另一方面,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马家柚种植项目,可产生经济效益10万元/年。并在村内道路两旁及村民房前屋后栽种马家柚,这样既美化了村内环境,又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效益。

  同时,创新“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的市场化运营的新路径,依托金山寺坐落在库前村的有利地理优势以及家和旅游小镇项目的入驻,在库前村注册成立了抚州市昌抚库前旅游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创新股份制、合作制、租赁制等形式来增加村集体每年稳定租金和保底分红。

  在全丽萍看来,发展产业、整治人居环境等各项工作如一条条红丝带,将干部与群众紧紧地系在了一起。“我们要团结群众的力量,为群众踏踏实实办实事。”全丽萍说,“下一步,将继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强做大特色农业产业,让村民们的腰包再鼓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