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昌2月2日消息(记者谢元森)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进行时》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厨房是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地方,承载着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隔壁的一条老街巷里,有一个专门为癌症病人和家属开设的“共享厨房”,家属自备食材,炒一个菜收费一元。有了这个厨房,不少住院的癌症病人就能吃上家里的热饭热菜。而这个“抗癌厨房”,一开就是18年。

爱心厨房(央广网记者 谢元森 摄)

  每天饭点前,位于江西南昌青山湖区石泉村学院路上的爱心厨房总是飘满了饭菜香味,这里与江西省肿瘤医院仅有一墙之隔,不少在医院住院的病人和家属都选择在这里自己动手炒几个热菜吃。癌症病人李德文说,自己做的饭菜吃得更放心。

  李德文:“我们自己做的合自己的口味,还有一个,病人不知道的东西不能乱吃,外面的餐馆里做的东西比较杂,吃得不放心,什么调料都放,我们一般都不放什么调料的。”

  来自上饶余干县的病人家属徐女士正在给患癌的父亲炖骨头汤,她告诉记者,他们也是从病友口口相传中才知道这里有间可以自己做饭的“抗癌厨房”,来到这里发现,既方便又经济实惠。

  徐女士:“有个这样的厨房很好,我们来这里治病,也方便,我们不是本地的。在这里自己买菜,自己做,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盐、鸡精都有,比较实惠,花一样多的钱在这里吃得好一点。”

病人家属在煲汤(央广网记者 谢元森 摄)

  这间“抗癌厨房”并不大,长约七八米,宽只有三四米,夹在两栋老旧小区之间,它的主人是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从2003年开始,他们在这间小厨房里忙活了快18年了。

  丈夫万佐成说,他和妻子熊庚香之前原本在这条小巷子里做油条批发和早餐店生意。因为一次病人家属恳求借厨房的经历,他们夫妇俩决定办一个方便病人和家属的“共享厨房”。

  万佐成:“2003年我在这里做早点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对夫妻,看起来比较年轻,带一个小孩,大概十来岁,小孩坐在轮椅上,截肢了。他们来到我的摊前,问我,‘老板,是不是可以借个火,给我做一下菜呀?我小孩在医院治病,外面的菜吃腻了,他要回家,要妈妈亲自做菜给他吃’。我听到这个,我觉得很心酸。我说可以,在这里跟家一样,小孩想吃什么就来这里做,满足小孩的心愿。他们就很高兴,小孩也很高兴。”

  看着病人和家属吃上家里饭菜的味道,脸上一脸的满足,万佐成和熊庚香心里触动很深,他们在2003年正式决定开办“抗癌厨房”,自己买了炊具和调料,每天围着灶台忙前忙后乐此不疲,只为了让更多的病人在看病的时候吃上一口热饭热菜。

  万佐成:“因为这个事情,做完饭不收钱,就传开了,病房的病友就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互相传,都说找到一个可以跟家里一样做菜的地方。大家都有这种心愿,后来带好多人过来。开始的时候我只有6个炉子,可以维持四五十个人做饭。人一多就容易赶不上饭点,我看着他们挺可怜的,在这里等。我就一口气又买了十个炉子,这样每天都有100多人来。”

万佐成夫妇错过饭点才吃上午饭(央广网记者 谢元森 摄)

  因为来这里做饭的都是隔壁肿瘤医院的病人和家属,万佐成两夫妻说,他们特别理解患癌家庭的经济状况,因此把收费定得非常低,炒一个菜只要1元,炖个汤只要3块,并且十多年没有涨价。更难得的是,他们十几年来都坚持365天24小时营业。

  万佐成:“我们一年365天不关门的,这个门都不锁,24小时营业,还有大年三十晚上、初一、初二那几天有钱也买不到吃的,我们大年三十晚上还是住这里。我们也就是想尽我们的微薄之力,也不是有很多钱,就是帮助的时候也感到自己很开心。他们需要我们帮助,很感激我们,我们就感到很快乐。”

  万佐成和熊庚香今年都过了65岁,他们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每天四五点钟就爬起来准备生火,因为饭点前后厨房最为忙碌,他们俩三餐从来没有正点吃过,一直要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才有空休息片刻。熊庚香说,这么多年来,因为这个小厨房,他们和好多病友和家属成了好朋友。

  熊庚香:“有些年轻人不会炒菜,我就教他一下,帮他们搞。在我们这里就跟家一样的,他不会弄我就帮他们弄,很多都成了朋友。”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妻俩几十年如一日的善举获得了周边群众的交口称赞,来自景德镇的病人家属张水林提到他们更是不停地竖起大拇指。

  张水林:“我希望万佐成和熊庚香他们俩人健健康康,活到120岁,真的给我们带来好大的便利。”

病人家属手写的感谢信(央广网记者 谢元森 摄)

  人间烟火味,温热暖人心。在“抗癌厨房”的角落里,一本厚厚的留言本不到半个月时间就被写满了,记者粗略地翻阅这些感谢信发现,“爱心”“温暖”“家的味道”都是高频词汇。现如今,在政府的帮扶协调下,“抗癌厨房”的装修顺利升级,万佐成夫妇的租金也得到减免,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前来捐款捐物。万佐成表示,他们会把“抗癌厨房”一直办下去。

  万佐成:虽然我们年纪大了,我们也要坚持办下去。如果我们做得动,我们会一直做下去,万一我们做不动了,我们到一定时候也会碰到好心人,来接这个班,一直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