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带动,才有扶贫后劲。不难发现,产业带动力强的地区,不但鼓励群众生产,还把重点放在了产业链条的打造上,进而释放更多减贫带贫效应,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林西县五十家子镇抓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红火。目前,该镇养殖肉牛的散户有400多户,其中贫困户有267户,全镇年出栏肉牛达到8000头。在肉牛养殖产业链的上游,青贮玉米在本地大面积推广种植,解决了饲草料的问题。“为养而种、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思路,让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促进,实现了双赢。
在这条产业链上,除了散户种养,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效应也十分明显,以产业链为基础由养殖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已成为一种模式。内蒙古祥达瑞林农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贫困户建立起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上游的青贮玉米种植链条中,贫困户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土地资源获取流转费,另一方面可以投入闲置劳动力参与生产,切实提高了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
对贫困群众而言,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培育发展起来的扶贫产业链条,让他们有了稳定增收的途径,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大大提高。由此可见,扶贫产业链,既是产业扶贫得以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产业扶贫赢得群众认可的关键所在。(赵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