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淮安10月17日消息(记者 王锡斐)“我真的没有看到过这么大的龙虾!”在盱眙黄花塘镇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来自俄罗斯的网红Artem很是吃惊,他说俄罗斯也有龙虾,但是没有这么多,更不可能有这么大,这是他目前为止见到的最大的龙虾了。海外大V解码幸福淮安第三站外籍网红打卡中国龙虾之都——盱眙。

Artem、Lucien捉龙虾(央广网发 王锡斐摄)

千年古县盱眙因小龙虾名扬大江南北,提起盱眙想到龙虾,说起龙虾想到盱眙,这里的龙虾以“三白两多”闻名,腹白、腮白、肉白、黄多、肉多,生产周期也比其它地区的龙虾长一个月左右,个头更大、虾尾肉更饱满、肉质紧致Q弹。如今,盱眙龙虾的养殖在传统稻田养虾的基础上更注重生态、多元,虾稻共生、池塘精养、虾蟹混养、虾藕共养等模式提升龙虾养殖品质的同时,更带动当地群众就业致富,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Artem、Lucien向虾稻共生养殖人员了解情况(央广网发 王锡斐摄)

“龙虾我们也有看到过,但是真不知道它居然养在稻田里,环境很好。”来自英国的网红Lucien下田抓完龙虾后,对于龙虾的养殖很是好奇,养殖人员告诉他,这里的养殖是一稻三虾,也就是一季水稻,两季成虾和一季虾苗,一般3月放虾苗,6月中旬之前成虾就可以上市;第二季在插秧后秧苗返青了放一批虾苗,这个到7月中下旬可以捕捞了,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这是稻中虾;水稻收割前后,种虾放在稻田的环沟里繁殖虾苗,第二年3月份虾苗就可以上市了。将苗种繁育和商品虾养殖分开,在“大养虾”的同时“养大虾”,水稻则国庆节左右收,稻茬全量还田,实现了龙虾和水稻的和谐共生,虾稻共生模式下的盱眙龙虾香米晶莹剔透、清香甜美、健康生态,广受欢迎,真正实现了一虾先行、诸业并进。

当天,Artem、Lucien还来到了天泉湖小镇。“这里的空气真好!”Artem很喜欢这里的自然环境,他说在这里骑个车应该超级棒。天泉湖小镇毗邻国家级森林公园铁山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产业丰富,农户可以在周边找到大量工作,同时也可以自主创业,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返回家乡开办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卜先生利用自家集体新建的房子开了家民宿,在民宿转了一圈后,Artem、Lucien询问卜先生家客人都是从哪里来的,通过什么途径能订到民宿,卜先生介绍,自己家以前的房子拆掉后,集体建房,由于环境好,又靠景区,所以多出的空间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起了民宿,客人大多从浙江、上海、南京等地前来,基本都是回头客,现在可以通过携程、大众点评等预定,以后会开拓更多的渠道。Artem听完介绍后用手机打开预定通道,赞叹不已。

Artem、Lucien和卜先生参观民宿(央广网发 王锡斐摄)

Artem询问并体验民宿预定(央广网发 王锡斐摄)

Lucien说:“我要把这里介绍给更多的人,这里真的很好,要尽快让他们过来体验,等以后更出名了,人也会更多,体验就没有这么容易啦。”通过龙虾养殖、特色小镇打造等,如今淮安的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人们的生活也更加富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