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常州11月10日消息(记者郑楚豫 通讯员常景轩)近日,常州经开区党政企代表团结束了为期4天的产学研活动,跨越1800多公里的“双城”对接,让经开企业满载而归。

线上“走”到线下,22家经开企业“牵手”高校人才

在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吉林大学3所高校的招聘会中,学生们求职热情高涨,纷纷向心仪的企业投下简历。江苏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人员吴伯欣表示,2008年起,企业就与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了一大批冶金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从线上‘走’到线下,此次校园招聘会拉近了企业和学生的距离,招聘成功率大大提高。”吴伯欣介绍,3场招聘会上,企业共收到11份简历。对于引进的人才,企业会提供一系列扶持政策,实现从“引得进”到“留得住”的跨越。

校园招聘会(央广网发 付俊摄)

3场校园招聘会提供了3000余个岗位,涉及化学化工类、土木类、材料类等40多个热门专业。其中,经开区共有22家企业参加,累计达成引才意向218人。

据悉,此次校园招聘会是经开区第一次在异地举办的大型集中招聘活动,此前,经开区社会保障局提前对接辖区内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与各校专业、学科及人才培养特色达成匹配。“未来我们将常态化组织这样的校招,为企业和高校学生牵好‘红线’。”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丁志伟表示,要坚定不移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最强驱动、最强引擎,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优质资源与服务,助力常州成为人才政策洼地、创新高地和发展福地。

政府牵线搭桥,推动校企双方互利共赢

产学研项目签约(央广网发 付俊摄)

作为东北大学的“老伙伴”,江苏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此次又向学校抛出合作的“橄榄枝”——共同开展高钛铁合金脱铝提纯技术和高纯硅锰合金制备技术的研究。“我们企业反复试验都没有成功,还是得靠学校的专业力量。”集团分公司江南铁合金技术能源部技术主管林一飞认为,此次产学研合作,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实”,不管是前期对接还是现场交流,都有许多“干货”。

面对仿生方向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中车戚墅堰所“牵手”吉林大学,依托吉大仿生团队在仿生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优势,围绕仿生机械、仿生材料、仿生智能与仿生健康四大领域,打造仿生前沿科技创新高地。

在这场产学研的强强“联姻”中,经开各级政府部门做到了张弛有度,在企业不需要的时候“隐身幕后”,在企业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搭建起各个层面产学研合作共赢的平台,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