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苏州9月29日消息 一个久违的“走村串户”,在昆山市的村庄农家里再现。中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二十余年,供电侧和用户侧的责任分割,“村电工”在农村许多地方消失了身影,用户侧的农村居民家庭用电故障如何排解,一度成为“老大难”。

“老大难”难在不是所有的家庭都会有一个“十八般武艺”俱通、心灵手巧又随叫随到的好女婿。农村广大居民家庭用电免不了会遇到的线路老化、设备故障或其它停电事故排解,就只能找“市场”。“市场”也难,难在涉电维护或抢修的专业人员、专业队伍严重缺失,难在涉电服务的收费标准认同、服务质量认同、服务纠纷调处,缺乏明确的机构和有效的介入机制。“市场”做不了也难做好。

国家电网所属的基层供电公司没有忽视这个难题。恰恰相反,过去二十余年中,基层供电企业“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志愿服务行动,一直聚焦于乡村弱势群体或困境家庭的帮扶,也一度缓解了这类家庭涉电维护或义务抢修等特别矛盾。但是,随着农村广大居民家庭用电质量需求不断提升、家用电器不断升级,用户侧的涉电维护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村落、庄院的安全用电、科学用电,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志愿服务行动不能替代电力执法管理,要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涉电治理出现的新难题,就面临责任区分、人员配备、资金保障等诸多新矛盾。

一批“乡村电力网格员”在昆山市张浦镇率先上岗,走村串户巡查涉电安全隐患,解决农村居民家庭用电故障,这是供电人勇于担当创新探索的产物,是“市长”出手、政府与基层供电企业“共建、共治、共享”的产物。

这一创新探索将“乡村电力网格员”队伍融入地方综合治理管理的大平台,并通过建设镇、村两级“农村用电服务中心”,切实将农村用电服务纳入地方政务服务体系中,是乡村治理网络化、系统化与现代化的一桩有益行动。

这一创新探索融汇了对“乡村电力网格员”专业培训、专业管理,融入了基层供电所的专业辅导、专业考核评价,这就有针对性地直接解决了农村涉电服务、涉电监管的专业队伍建设,为现代化电力助力乡村振兴和乡村涉电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这一创新探索把“乡村电力网格员”的履责担当细化成走村串户,细化到覆盖每一户农村居民、每一个院落场所,深入领会农村基础服务“普惠性、兜底性”要求,把国网公司乡村振兴一号文提出的“将农村用电服务纳入政府政务服务管理体系,构建由地方政府、供电公司、村民委员会等多方参与的农村用电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建立表后社会化电力服务体系”目标落在实处。

昆山是一座外来人口、外资企业、市外人才大量集聚的城市,担负着现代化率先勾画的使命,担负着现代化标杆城市创建的重任。昆山市副市长宋德强称,“乡村电力网格员”将覆盖全市600个村庄和38万农村居民,这是昆山农村基础服务和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次探索,或具有普遍推广的借鉴意义。(通讯员 陈亮 黄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