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镇江9月27日消息 9月23日,丹阳市召开全市科技人才发展大会,发布“十四五”科技、人才新政,捧出“真金白银”,推动攻克更多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活动由丹阳市委、丹阳市政府主办,丹阳市委组织部、丹阳市科技局承办,新华日报社镇江分社、丹阳市人才办、丹阳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丹阳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等协办。会上,丹阳市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e”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丹阳市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e”服务平台启动(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丹阳市委书记黄春年,丹阳市委副书记赵志强,丹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立群,丹阳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束克之,丹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静慧,丹阳市科技镇长团团长王强等出席会议。黄春年表示,推出满满的干货、拿出最大的诚意,意在释放丹阳市委赓续创新基因、尊崇科技人才的鲜明态度,呼唤五湖贤达返乡圆梦,诚邀天下英才来丹兴业,共同为奔跑的丹阳点燃科技引擎、放飞创新梦想。

丹阳市委书记黄春年讲话(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十三五”以来,丹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9.1%、148.1%。围绕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丹阳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解决了一批替代进口及“卡脖子”技术难题,其中国家级科技奖项5项,省级科技奖项13项,位列全国创新百强县第14位。创新型企业主板上市总数达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江苏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各5家,全市有“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5家、科技“小巨人”企业73家、高新技术企业343家,形成了“各具特色、梯次合理”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实施“丹凤朝阳”人才计划,引来国家级人才23人,省级“双创”人才25人。依托立体高效的“2+2+11”科创政策体系,财政累计投入5.23亿元、发放科技金融贷款6.72亿元等。

丹阳人才新政共包含“加快集聚高层次人才、精准培育本土人才、优化平台载体支撑、完善引才奖补制度、打造优质人才生态”五大类、20条政策。

丹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石捷发布人才新政,对于引进的顶尖人才(团队)、入选的创新创业团队以及医卫领军人才团队、教育名家、教学名师以及省、地市级高层次卫生领军人才等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或补贴。

丹阳捧出“真金白银”,加大科技计划对产业的支撑力度,推动攻克更多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难题。丹阳市副市长杨文军发布科技新政,探索采用“揭榜挂帅”的形式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通讯员 白笛 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