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7日消息(记者佟亚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商务部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万亿元,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同期增长6.4%。我国消费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实现良好开局,呈现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就地休闲消费活跃、消费价格稳中有落等特点。

 

“今年添了一个我特别喜欢的东西,就是洗碗机,这样就是能解放一下自己的双手。”提到自己春节前购买的洗碗机,沈阳市民张女士多次表示“买值了”,并且把扫地机器人也加入到购物车内。像张女士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成为新型消费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商品消费增长较快,我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7%,比2019年同期增长7.7%。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春节黄金周期间,一些电商平台杀菌消毒电器、运动健身器材等绿色健康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80%以上。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郭丽岩说,新型消费兴起,也为我国消费复苏打下坚实基础:“新消费对消费的支撑和带动力不断增强,为我国新消费的突起和未来进一步支撑消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就地过年,成为影响开年消费的重要因素,带动就地休闲消费活跃。商务部16日发布,本地游、周边游、短途自驾游火热,带动春节期间北京、上海等城市郊区住宿消费额同比增长2倍以上。电影市场也强势复苏:春节黄金周电影票房达78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记录,1-2月份电影票房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7%。“就地过年的政策也起到了一个利好的作用。因此今年的春节档一二线占比相当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

春节期间,河南云台山冰瀑景观吸引游人驻足赏玩。(央广网发 吴沛萌摄)

消费不断恢复的同时,消费价格稳中有落。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非食品价格下降0.5%。生猪生产逐步恢复,储备肉有序投放,猪肉价格高位回落。

综合来看,今年1-2月,我国消费市场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呈现大幅增长。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认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消费潜力不断得到挖掘。“去年四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三个月(10-12月)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今年1-2月份,中国消费需求持续扩大,消费升级不断拉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综合各种因素,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火车头,潜力正在不断得到挖掘。”

不过,也应看到,餐饮消费还在稳步恢复中。1-2月份,餐饮收入恢复到2019年同期约96%。此外,受疫情影响,流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依然较多,居民消费仍然受到制约,促消费工作还需加力。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提出,将从提升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全面促进消费三个方面发力,扩大内需。“一是通过稳定扩大就业,促进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进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二是改善消费环境,提振居民消费信心。三是全面促进消费,提升传统消费,比如汽车、家电等大宗传统消费。培育包括网购在内的新型消费。发展健康、文化、旅游等服务类消费。”刘爱华说。

今年以来,商务部等部门也多次出台文件促进消费,先后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好2021年消费促进活动的通知》等多份文件;各地也纷纷发放消费券等,激发消费活力。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向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预计后期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中国消费的后发潜力和优势激发出来后,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拉动力和第一火车头。最终消费总量和规模,无论是商品消费还是服务消费,今年都将创出新高。”张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