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记者洛佳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经济之声专题报道《数说脱贫路,当惊世界殊》,5日推出第八篇《健康扶贫显成效,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户脱贫》。

 

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地处云南省东南,距离中越边境的河口口岸不过100多公里,是通往东南亚、南亚各国的重要门户。作为中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屏边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白云乡,是屏边县最为贫困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卫生院下辖的众多村卫生室和村医,守护着整个白云乡1.6万人和周边乡镇4万多人的健康。

白俊美是白云乡卫生院院长,2010年,妇幼专业毕业的白俊美来到这里。白俊美说:“我平时主要是基本诊疗、看病,这两年来更多就是下乡健康扶贫,还有家庭医生签约,另外就是基本健康卫生服务。”

被大家称为“小白院长”的白俊美,亲自建立起了白云乡的妇产科。十多年的时间里,她见证了卫生院从一栋破败不堪摇摇欲坠的房子,到如今标准建筑配置的变化,医疗硬件大为改善。白俊美说:“医疗设备这方面的变化非常大,增添了很多先进的医疗设备。(比如)现在的四维彩超,直接可以看胎儿的系统筛查;掌上B超,像手机一样,带个电脑就可以入户帮老年人和需要体检这部分人群开展工作。”

多年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导致农村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在2015年的时候,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占整个贫困人口的44.1%,涉及近2000万人,其中患有大病和慢病的有734万人。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十三五”期间,为保障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看得好病,全国组织1007家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1172家贫困县医院,基本实现了90%的疾病在县域内解决的目标。全国城市三级医院累计派出超过8万人次医务人员,帮助贫困县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超过5万项。我国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全面实现,累计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成功摆脱了贫困。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介绍:“历史性地消除了农村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每个贫困县至少有一家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和行政村至少有一个卫生院和卫生室,也都配备了医生。”

据了解,为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8061亿元,支持扶贫任务重的25个省(区、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为贫困地区免费培养5.6万余名本科定向医学生;支援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近10万人。

国家卫健委扶贫办专职副主任曾云光指出,越来越多的大病在县域内就可以得到有效救治。曾云光说:“实现了贫困地区每个乡镇和行政村都有一个卫生医院和卫生室,而且配备了合格的医生,贫困地区县医院收治病种的中位数已经达到全国县级医院平均水平的90%,越来越多的大病在县域内就可以得到有效救治。”

截至2020年上半年,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总数从2016年工作启动之初的9种增至30种,专项救治覆盖25个省份,累计住院救治878.8万人次。一些省份还在国家要求病种基础上,结合本省实际,进一步扩大了病种覆盖范围。

为了加强重大疾病综合防控,我国还成立了国家级专家组,为贫困地区患者抢救性治疗提供技术保障。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说,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继续实施资助参保的政策,建立健全相关的防止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长效机制。陈金甫表示:“继续对困难人群实施大病保险的倾斜,尤其是要提升增强医疗救助的制度功能,包括适当扩大医疗救助的资助范围,把一些低收入人群、易返贫人群、边缘人群提前纳入到救助范围里,不至于让他们发生疾病的时候,又掉到贫困线以下去。包括因疾病支出型困难的家庭也要纳入救助范围,重在建立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