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在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刚刚过去的2020年,地方财政运行情况是否“健康”?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近日发布2020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成果。新出炉的调研成果也是一份“体检报告”,显示各地经济“V型”复苏趋势明显,但偿债压力有所增大。

  根据报告,2020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8%、3.2%和4.9%,在二季度末时就已经形成明显的“V型”经济复苏态势,前三季度GDP累计同比增长0.7%。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全国只剩下5个省级行政区的GDP仍然处于负增长当中。总体看来,各地经济稳健复苏。

  从地方财政运行来看,财政收入增速降幅不断收窄,地区差异性表现得较为明显。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刚解读:“我们称其为梯队分布特点。第一梯队像是浙江、四川、江苏等,前三季度它们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就实现了正增长;第二梯队像是贵州、湖南、安徽、辽宁、山东等,它们有望在2020年内由负转正;第三梯队像是黑龙江、海南等,目前为止它们受到的影响还是比较大。这也体现了中国经济在空间上的这种差异性。”

  从支出一端来看,王志刚概括,“疫情特征”比较突出。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高达9.8%,而一般预算支出整体增速仅为0.7%。“与‘六稳六保’相关的就业和社保支出增长比较快,其次是卫生健康、农林水事务、教育等,这几块支出都是2020年的增长重点。”

  此外,2020年1-11月,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长16.1%,增速位居所有支出项目首位,这样的增速与地方债务余额增长具有相关性。2020年前11个月,地方债发行额同比增长44.76%,余额同比增长20.11%,体现出财政的逆周期调节功能。不过,这也带来地方偿债压力有所加大。与之相匹配的,一些债务率较高的地区已经在通过盘活资产和资源、出让部分政府股权和权益等措施,推进债务风险化解。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观察,从调研结果来看,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不止是许多人最初判断的“外部性冲击”,而是有可能成为具有深刻、长期影响的“内部冲击”。公共财政需承担对冲疫情风险以及疫情衍生的多重风险的责任。

  刘尚希说:“财政的作用机制就是风险对冲,通过扩大自身风险,比如增加赤字、扩大债务,来对冲一系列公共风险。事实证明,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是显著的,无论是疫情风险还是经济社会领域的公共风险,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基本的指标就体现在,我们没有出现大面积企业倒闭,也没有出现大量失业,还完成了2020年全年的一些预期目标。”

  结合本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2021年,在地方财政运行方面明确: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可持续;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坚决防范基层“三保”风险;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