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层层落实落细?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近日在北京召开。加大财力下沉力度成为会上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专家解读,从短期看,财力下沉有助于保障特殊时期基层财政的平稳运行;从长期看,财力下沉也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之一。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会上表示,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要建立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的机制,推动财税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业内观点解读,概括而言,就是要下沉财力,财政资金的使用要“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基层财政这一“神经末梢”。这是今年宏观调控方式的一大创新。

  具体来看,大幅度增加转移支付、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新增财政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等一揽子政策措施都是加大财力下沉力度的具体举措。

  在大幅度增加转移支付方面,会上明确,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对县级的转移支付规模只能增、不能减,确保县级财力不低于去年水平。会上释放的整体数据显示,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达到83915亿元,比去年增加9500亿元、增长12.8%,增量和增幅都达到近年来最高,并重点向中西部和困难地区倾斜和下沉。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解读:“这次大幅度增加转移支付的亮点不仅是在规模上大幅度增加,更重要的是转移支付的重点向中西部和困难地区倾斜。这样做更有针对性,可以为地方财政平稳运行、支持‘六保’‘六稳’提供充分支持。”

  在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方面,所谓的“特殊”,体现在省级财政不截留,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这是以前没有的一种机制。

  杨志勇认为,创新转移支付机制将大大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效率。“我把它称为直达型的转移支付方式,这是一种制度创新,对财政资金截留挪用都已做了必要防范,将更好地促进特殊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目标的实现。”

  此外,对于地方财政来说,今年备受关注的还有2万亿元财政资金如何落地。刘昆在会上强调,新增加的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共2万亿元全部安排给地方,不折不扣用在落实“六保”任务和减税降费等方面。

  北京大学财政学系主任刘怡指出,从短期看,财力下沉有助于保障特殊时期基层财政的平稳运行,从长期看,财力下沉也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之一。“今年的疫情使得地方收支矛盾日益尖锐,收入下降了很多,而支出的压力很大。中央把新增加的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共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通过这样的财力下沉,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